本报记者 刘 丹
通讯员 丁战洪
昨天,他将金色年华献给祖国的消防事业;今天,青春不再,戎装已褪,他依然豪情满怀。凭着在部队练就的“特殊能力”,经过10年打拼,他不但自身事业风生水起,还带动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沙澧河畔书写了一名军转干部的赤子情怀。他,就是漯河市消防支队的自主择业干部耿思森。
1986年10月,大学毕业的耿思森离开家乡开封,光荣入伍漯河市消防支队。整整23年,耿思森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漯河消防战线上,他也从最初的战士一步步成长为班长、学员、副中队长、政治指导员、教导员、支队专职纪检副书记。
2008年春天,具有23年军龄的耿思森面临转业。去做公务员,还是自主择业?在部队期间,他长期担任领导,如果做公务员,收入稳定;如果自主择业,就意味着一下子变为没有任何职务的普通百姓,失落在所难免。
但耿思森还想再“战斗”一次,最终他决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鼓励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号召,丢掉“铁饭碗”不给国家添负担,自主择业闯新路。
刚“下海”的耿思森经过一番考察比较,决定选择与消防事业相关的项目,想在社会这个更广阔的舞台上,延续自己对部队的情愫。2009年,耿思森克服创业初期资金短缺、业务难开展的实际情况,带领5名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漯河市盛达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创业之路比想象的更艰难,但耿思森凭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磨砺,迎难而上、越挫越勇,最终实现当年营业收入近百万元的良好业绩。
初试告捷更坚定了耿思森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随着事业的不断扩大,耿思森开始思索公司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经过多方市场调研,他改变公司运营模式,并于2013年3月成立了河南盛鑫消防检测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公司由传统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安排再就业人员25人,服务社会单位230余家,消除了大批火灾隐患,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虽居商界,耿思森依然保持军人心系百姓的初心。10年创业过程中,他致力于消防安全智能化的研究与应用,围绕社会难题、市场需求,推出深受用户喜爱并真正能解决民生问题的智能消防灭火系统、电气火灾监控报警系统、智能报警装置、家居安防智能化系统等产品,致力于给用户创造更舒适、更节能、更安全的智能产品体验。目前该项目已进驻我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孵化基地,有望近期投入运营。
天道酬勤事竟成,岗位平凡亦出彩。对耿思森来说,在部队培养出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品格,是他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他将尽最大的努力回馈社会,带动更多的下岗失业者再就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军转干部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