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风如灯塔、如坐标,引领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敬业、勤学、节俭”——外公的“六字经”留给了我值得用一生去恪守的家风,他用言传身教让我懂得如何为人处世、修身齐家,他的谆谆教诲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不断成长。
敬业奉献
我的外公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战期间,外公的父亲被日本鬼子杀害,年仅八岁的他跟随其母亲颠沛流离,在饥饿和恐惧中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经历了战乱年代的困苦,外公更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知道,是中国共产党让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外公被分配到县城橡胶厂工作,他把满腔热情都投入生产工作中。
那时的工业制造业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远不如现在,很多时候要靠人力作业,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外公迎难而上、任劳任怨,克服种种困难提高产量。他勤劳刻苦的工作态度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最终经过层层推选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金灿灿的奖章被外公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收藏着。退休后,他时常向我们讲起那段奋斗的历史,当时,年幼的我虽然似懂非懂,但仍觉得无上荣光。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才更深刻地理解外公对党和国家的拳拳之心。外公对工作的执著和热情也影响着我。在工作中,我时刻以他为榜样,立足工作岗位,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热爱的事业。
勤学好问
饥寒交迫的战乱年代,外公失去了读书的机会。退休后,花甲之年的外公开始学习识字。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是他唯一的工具书。他从自己最喜欢的《毛主席语录》学起,一字一句地识记、读写,直至达到可以默写的程度。学完了《毛主席语录》上的字,他又找来报纸学习,遇到不会的字就查字典,有时也会向我们这些小孩子请教,正在读小学的我虽然识字不多,却也有幸成了外公的“一字之师”。有一次,我去外公家,他正戴着老花镜看报,听到他唤我的名字,我跑了过去。他指着报纸上的字问我怎么读,学着我的发音反复练习了好几遍,然后又问我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最后用铅笔把这个字圈起来,便于反复识记。如此学习了几年,外公基本上掌握了常用的汉字,但外公并没有因此停止学习,他又研读了毛主席诗词,掌握了平仄韵律。在此基础上,他把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的这段历史编成了朗朗上口的白话诗,经常朗诵给晚辈们听,让我们深受启迪和教育。
外公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影响着他的儿女们,让他们受益终身。当年,母亲更是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高考恢复后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受益者。外公时常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受外公和母亲的影响,我自幼喜欢读书,这个爱好一直延续至今。正如高尔基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我增长了见识,磨炼了心智,提高了修养。
勤俭节约
外公时常向我讲起抗战时期的生活,日本鬼子的入侵使他流离失所、忍饥挨饿,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吃过树皮、树叶。
抗战胜利后,国家百废待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母亲和她的六个兄弟姐妹相继出生,养家糊口的重担压在了外公外婆的肩上,他们起早贪黑地干农活、挣工分。即便如此,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听母亲说,那时经常吃的就是红薯馍、红薯干、红薯粥,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母鸡下了蛋全家人都舍不得吃,要卖了钱买生活用品。穿的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生产队干部知道外公家的情况,主动帮助他申请贫困补助,却被外公拒绝了。外公说自己的这点困难不算什么,他和外婆多苦点累点、节省点就能熬过来,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外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影响着母亲在内的七个孩子们,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割草喂羊、拉沙挣钱贴补家用。后来母亲考上了师范院校,每个月可以领到生活补贴,她仅有的这一点零用钱除了用于日常花销,还能节省出来给外甥们买些衣服和零食,每次放假回家,母亲从牙缝中节省出的礼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记忆。
现如今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也蒸蒸日上,母亲依旧教导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既是对外公美好品行的传承,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个人道德的要求。
几年前,年近八旬的外公去世了,一生简朴的他并没有留下多少值钱的家产。然而他对国家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学习的探索、对生活的态度却是我这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将来我会把外公的故事讲给他听,让家风薪火相传,照亮孩子的人生之路。
(作者单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穆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