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网讯(文/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亚杰)10月13日上午,我市新时代文明大讲堂在郾城区沙北街道昆仑社区开讲。本次活动由市文明办主办、市妇联承办,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朱清章举行关于孝道文化的讲座,来自昆仑社区的居民和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会员等150多人聆听了讲座。
照料“植物人”养母31年
朱清章,1950年8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矿务局河滩沟矿二采区退休职工。
1975年冬天,朱清章的母亲生火时不慎将省吃俭用的一千多块钱给烧掉了,气急攻心,突发脑溢血,经过半年救治,命保住了,却成了“植物人”。而早在1973年,朱清章的父亲也因工伤导致半身不遂,躺在床上不能动。父母双双病倒,当时年仅25岁的朱清章独自撑起了这个家。
两位老人病倒没多久,朱清章从邻居那儿得知自己被抱养的身世,但他没有放弃这对养育过自己的苦命夫妻,而是细心地照料他们。
1977年,来自河南开封的张凤英看上了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的朱清章,走进了他的生活。婚后20多年,她和朱清章一起伺候两位病人。1997年,瘫痪在床14年的父亲去世;两年后,张凤英因患胃癌也离开了人世。
孝心创造医学奇迹
2006年,朱清章沉睡了31年的养母居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人人都说这是爱的奇迹,朱清章却说:“这是人的本性。俺妈收养了我,要是没有她和父亲,就没有我的第二次生命。我回报二老的养育之恩,这是人的本性。”
“俺妻子是河南开封的,俺这次不是来给大家讲课的,而是来串亲戚的。各位父老乡亲好!”朱清章说话带有浓重的河南口音,让在场的观众听起来很亲切。
随后,朱清章讲述了他照顾养母的一些感人细节。养母病倒后,家里的活他什么都不会做,就去请教邻居,让他们教他做饭。“俺妈没有吞咽功能,我就把牛奶、蔬菜、饼干等在一个锅里煮,煮完后过滤,过滤后的汤让俺妈喝。喂一点就得晃晃她的身体,饭才能进到胃里。这吃饭都不论顿了,有时间就喂。母亲铺的尿垫是用五层纱布做的,下面铺一层油布,洗过的纱布用开水煮来消毒,基本上达到无菌状态。”朱清章认为,伺候老人光有孝心不行,还得学习科学的护理知识。“那时候我见到医护人员就咨询,还买了很多医学方面的书,咋样帮母亲排尿、灌肠、输液,这些我都学会了。俺妈这31年来从没生过褥疮,后来我问了很多医生,就这一项就是医学上的奇迹。”
“母亲醒来之后,用了4年的时间才站起来,一个病人躺在床上31年,要把各个关节活动开,才能慢慢站起来。”朱清章说。
“孝”是代代相传的家风
在讲座中,说到自己的妻子,朱清章数次落泪,“当时我们家有两位病人,还有几千块钱的外债。别人给介绍了20多个女孩,看到俺家的这种情况,都吓跑了,我的妻子却非常坚定地跟我说,她就是看上了我的孝心。她和我一起无怨无悔伺候我的双亲20多年,我母亲到醒来都没有见过这个儿媳。我妻子离世的时候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在我的怀里离开人世,我也做到了,她才是我的榜样。”
说到孝道,朱清章说:“孝道是社会的根基,是一个人能成为人的根本。我孝敬我父母,那是因为我母亲和我姥姥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她们就是这样做的,一直影响着我,‘孝’是我们家的家风。我去世的妻子也是一位善良的人,她伺候我母亲20多年,她的这种德行也是她的祖辈传承下来的。我要把母亲和妻子身上传承下来的好家风,让更多的人了解。”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聆听讲座的很多市民都落下眼泪,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位居民在听完朱清章的讲座之后说:“这次讲座真是一次思想的洗涤。百善孝为先,朱清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