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有个“渔网张” 坚守老手艺 痴迷织网47年

来源:漯河晚报 发布时间:2018-10-16 07:50:02

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以及标注来源为《漯河日报》、《漯河晚报》的所有稿件,其版权均归漯河日报社所有,未经漯河日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如需授权,请致电:0395-5616809。

  名城网讯(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甫)10厘米长的网梭子在手里来回飞舞,一张张织好的渔网挂在竹竿上……在召陵区邓襄镇孔营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织渔网老人——张屯。张屯老人今年64岁,他从17岁时起开始织渔网,到现在已经织了47年,附近的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渔网张”。10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孔营村,见到了正在家里忙着织渔网的张屯老人。

  从小就和渔网结下不解之缘

  一根竹竿架在门口的墙上,一张小板凳、10几个网梭子、几个线轴,是张屯织渔网的全部家当。张屯眼不花、耳不聋,网梭子在手里来回飞舞。“我从小对渔网就有一种十分亲近的感觉。”张屯回忆说,他17岁那年,和村上的同伴去西平县的洪河水闸下捕鱼,很多人都带着渔网去了,只有他拿了一个网兜。见此情形,张屯琢磨着自己也得有一张渔网。“和家里养鸡的网一样,没啥难织的。”张屯告诉记者,他向一些老人请教后,买来网线开始织起渔网。

  “这些网梭子都是我自己制作的。”张屯从屋里取出一个工具箱,里面放了十几个竹制的网梭子。记者看到,这些网梭子有大有小,大的宽度有1厘米多,小的只有几毫米宽。“根据网眼的大小,不同的网梭子能织出来不同的渔网。”张屯拿着一个网梭子告诉记者,前两天,他刚刚用这个大网梭子织出一张彩色的渔网。“这个渔网的网眼很大,专门用来捕捉半斤以上的鱼。”张屯说。

  织一张渔网要耗时两个多月

  纯手工制作的渔网很耗费精力。“我经常在家里一坐就是六七个小时。”张屯掀起一张织好的渔网,向记者介绍起手工织的渔网的特点来。

  “每间隔7圈,就要给渔网‘挂身’。”撩起密密麻麻的网眼,张屯向记者解释什么是“挂身”。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一圈网眼上有明显的两根网线,“这个就是‘挂身’。”张屯告诉记者,手工织渔网的好处就是“挂身”比较规范,比大型机械织的渔网好得多。“挂身”有利于撒网,织出来的渔网覆盖面积大。

  一到农闲时,张屯就开始在家里织渔网。“这种手工活很费功夫。”张屯告诉记者,今年他已经织好了5张渔网,每张渔网耗时两个月。张屯的儿子和媳妇在河北一个箱包厂打工,平时就他和90多岁的母亲在家,织渔网成了他唯一的爱好。“织渔网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不能急躁。”张屯笑着告诉记者。

  想使这项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张屯也记不清自己到底织过多少张渔网。“多数都是附近的人自己买网线,来找我帮他们织。”张屯告诉记者,前两天有一个朋友来找他,一下子拿走了三张渔网,并要给他2000元钱。“我只要了他网线的钱。我编织渔网是爱好,不是为了挣钱。”张屯说。

  孔营村一位7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孔营村和胡庄村有十几个织渔网的人,现在就剩下张屯自己在坚持从事这项传统手艺了。“一忙完农活,他就开始在家鼓捣着织渔网,很少见他出来玩。”一位孔营村村民告诉记者。

  “我织渔网是老有所乐,但我想把这项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张屯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织渔网耗费时间长,也挣不到啥钱,年轻人们对他这项手艺只是好奇,没有人愿意学。

编辑:陈金旭
相关文章
  • “高考,我们准备好了”

    2018-10-16 07:50:02

  • 樊侯寺前摆棋盘 古槐树下争棋王

    2018-10-16 07:50:02

  • 蒿慧杰刘尚进等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

    2018-10-16 07:50:02

  • 漯河:志愿服务不停步 暖意融融过新年

    2018-10-16 07: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