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明天更灿烂
——从荣获中国新闻奖看漯河日报社的新闻追求
名城网讯(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元良)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是对一个新闻人最好的肯定和嘉奖。冲刺中国新闻奖既是新闻媒体的最高追求,也是所有中国新闻人的最高理想。每一个新闻人的心中,都有着中国新闻奖情结,中国新闻奖作品,无疑是“中国好新闻”的代名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示范文本。
做新时代好记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赋予的重任。第28届中国新闻奖近日揭晓,漯河日报社选送的新闻摄影作品《风雪夜 大营救》(作者:杨光 编辑:李超 孙建磊)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本届中国新闻奖,全国共有348件作品获奖,河南省共8件作品入选,漯河日报社有其一。全国10件新闻摄影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6件,本报荣获的二等奖为地市报同类奖项最高。
优异成绩确实来之不易,特别是对于地市级党报来讲,更是难能可贵。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是一个必然规律,这一必然规律体现了“必然”与“偶然”的内在联系,机会是“偶然”,有准备是“必然”,有准备才有机会,没有准备就没有机会,既有准备又遇到了机会,成功也就成了“必然”。
坚持新闻立社
强化制度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确要求,为新闻舆论战线不负重托、履职尽责指明了努力方向。
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宣传工具,漯河日报社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守责任,把好关口,认真落实党管媒体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动摇,牢牢占领意识形态舆论引导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积极落实省、市委安排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重大主题重点策划,开辟专栏做好系列评论,开设专版做好综合要闻、深度报道;各子媒体继续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市民中间,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把市委的重大决策与市民百姓的愿望期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首先是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思想高度决定报道深度,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功底,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也要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善用现代传播手段。报社每年制订采编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对编辑记者的培训,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通过各种学教活动,如“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纠四风转作风”等活动提高采编人员的思想素质;二是通过“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业界和学界专家来报社做报告,使广大采编人员开阔视野;三是每年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分期分批派采编人员去外报社学习,或者参加各种研讨会,提高水平,从而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使新闻工作者既在思想上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也在实践中严以律己、修身养德,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保持一身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实际行动树立公信力,赢得社会尊重和人民赞誉。
其次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升业务水平。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没有“几把刷子”,履行职责使命就是空话。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漯河日报社以打造“全能型记者”为依托,着力提升观点生产能力、议题设置能力、集成报道能力、话语创新能力,努力做到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方式故事化;着力在思想内涵上做加法、在文章篇幅上做减法、在传播效果上做乘法、在思维定式上做除法,使新闻报道快起来、活起来、亮起来,让评论理论新起来、精起来、实起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再次,报社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创精品”氛围。报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倡树漯河报业的“工匠精神”,提倡采编人员创精品。在实施《百分制考核暨奖惩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报社制订了《精品奖励制度》《采前会制度》《编前会制度》《采编业务人员集中学习研讨方案》《新闻作品登记评定原则》《关于各类年度好新闻的推荐和获奖作品的奖励办法》等,每周召开策划会,每天召开采前会和编前会,每月评月度好新闻,年终评年度好新闻,对荣获上级好新闻的人员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了采编人员走基层创精品的积极性,营造了大家争创精品的良好氛围。采编人员不断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转作风改文风,写出更多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使“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源源不断见诸报端,提高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公信力。
坚持民生导向
讲好“漯河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是漯河日报社新闻采编工作始终坚持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要求,以民生为导向,把笔头、镜头多对准基层,把更多空间、更多版面、更多时间让给百姓,把基层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记挂在心,让他们的鲜活生活跃然纸上,见诸网络,传递漯河好声音,讲好“漯河故事”,当好新闻出彩人,助力漯河更精彩。
心装老百姓,做好“小新闻”。真正打动人的好新闻在基层、在老百姓身边。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就一定要俯下身,下到基层抓“活鱼”,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感染读者。为了鼓励采编人员多下基层,报社完善了社区网络建设,记者分包社区,蹲点采访,重点打造“晚报进社区 服务千万家”大型公益活动品牌和“新春走基层”“创建文明城 开启新生活”“强力推进两城同创”“三夏记者走基层”“好人365”“热天热事儿”“暖冬行动”“家有考生”等一系列名优栏目。正是因为记者“跑得勤”,和许多基层群众交上了朋友。他们发现好线索时,往往第一时间提供给记者。此次获奖的新闻作品,正是来自于基层群众的第一时间报料,记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地,拍下了最精彩的镜头、写下了最感人的文字,产生了最佳的社会效果。
建设融媒体,壮大舆论阵地。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新闻传播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随之改变,报社也紧跟时代步伐,完成全媒体民生频道的组织架构搭建。在《风雪夜 大营救》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次发布、多媒体传播”,形成纸媒和新媒体同频共振的宣传效果。
书写人间情,传递心的温暖。社会需要温暖,城市需要温暖,人心需要温暖。报社以强烈的责任感着力打造暖色新闻,营造暖色报纸。关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关注普通人的精神情感,爱情、亲情、友情,发现他们的小惊喜,拉近和他们的距离,挖掘那些蕴藏在普通人心底的点滴美好。用平民化的视角、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和温情脉脉的语言,说着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以贴心的帮助传递温暖,“晚报帮办”以“帮问、帮忙、帮办”的理念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始终;以平等的姿态、报道有意思的人和事,通过报道人和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性的光辉;以人为本,人性美好,才是社会进步的终极力量。贴近贴近再贴近,深入深入再深入,用最诚恳和真实的态度、亲切的面容呈现,持续保持对普通人、人性本质的关注,通过温暖的触及心灵的文字和镜头,给读者温情、关爱,直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坚持新闻理想
打造过硬队伍
在漯河日报社,青年编辑和记者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充满创造力,是报社的中坚力量。青年记者们有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过硬的基本功,他们用镜头和文字讲述漯河好故事,记录新时代,成为报社的中坚力量。
他们怀揣新闻理想,积极投身于变革时代的火热生活;他们挖掘事实真相、抒写人间真情、启迪时代真知、实现公平正义、讲述百姓故事。“从选择干新闻那天起,就从未想过要放弃。”齐放是本报一名资深记者,他认为每一名编辑记者都是有情怀的人,这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闻为业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时势如何变化,新闻从业者一直坚守的新闻理想从未改变。
一个好记者要具备优良的基本素质,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能让记者时刻关注那些掩埋在新闻事件中的每一个微小“个体”,细节决定了一篇好的新闻报道能否成功。
著名媒体人柴静在《看见》中叙述当年央视陈虻面试她时问的问题:你在新闻中最关注什么?柴静回答道:我关注新闻中的人。在漯河日报社,有不少这样善于沟通、有敏锐观察力的优秀记者。《漯河晚报》记者王辉是业务骨干,每年都有不少新闻获得各级奖项,不少初出茅庐的新手通过他的点拨脱颖而出。王辉在新闻采写方面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观察采访对象,最终以人为本,有的放矢,挖掘新闻“活鱼”。
编辑、记者们的成长,离不开好的平台。当今社会,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广、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报纸编辑也面临着思路转型,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切感受到媒体转型给自身带来的变化。时代要求记者们成为能写、能拍、能录的全能型选手,面对挑战,记者们从自身做起,苦练内功。2017年2月7日下午,临颍县窝城镇后张村12岁女孩不慎坠入一口机井中。得知这条线索后,《漯河晚报》记者李元良、杨光、陶小敏一起驱车60多公里奔赴现场。他们以新闻人的职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泥泞不堪的雪水中摸爬滚打近9个小时,用镜头和笔从不同角度记录下这个震撼人心的救援过程,并及时用手机向后方回传,漯河日报全媒体矩阵跟进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各大媒体纷纷引用、传播,这场救援行动影响深远,最终现场拍摄的新闻图片获得了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其中小女孩获救瞬间的图片被评为中国长安网2017年度照片,并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四向四做”为青年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一名党报新闻从业者,青年记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新闻理想为职业标杆,深入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记录时代,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引领舆论,自觉担当媒体责任。
漯河日报社作为一家年轻的地市报社,只有30年的社龄,而漯河晚报也才成立十年,无论日报、晚报还是后来的漯河手机报、漯河名城网、漯河发布等新媒体,自创立之日起,以质量的整体提高为基础、狠抓新闻立社的战略从来没变,潜心致力于新闻质量的不断提高,走新闻精品化之路,潜心培育漯河报业工匠精神的追求始终没有变。全社上下拿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劲头,自加压力,从而获得动力,激发自身的潜能,形成了目前良好的新闻采编运行机制,收获了建社以来的最高荣誉。
献礼于第十九个记者节的中国新闻二等奖已成为标杆,对于漯河报人来说,下一步的目标是中国新闻一等奖。自今而始,让我们整理行囊,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