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魏雪琴,是召陵区邓襄镇一家商店的老板娘,这家商店也是以前的老供销社。魏雪琴从1978年进供销社当营业员,到后来承包柜台、买下门面房单干,她在销售这一行整整干了40年,随着40年来生活的不断变迁,她也见证了乡村商业的繁荣。乡村商业的不断繁荣发展,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象征。
名城网讯(文/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亚杰)
11月25日,记者来到邓襄镇,见到了魏雪琴。正值周末,她店里的生意格外红火。
“改革开放前说‘方向盘、营业员、听诊器’都是好职业,也就是司机、营业员、医生这几个职业在当时的人们看起来都是所谓的‘铁饭碗’,用现在年轻人的话就是‘高大上’。”魏雪琴开心地跟记者聊着过去的事情。
说起以前的工作经历,魏雪琴告诉记者:“那时候所有生活用品都是国家统一分配,没有私人生产。当时国家成立的商业部,然后下面是供销总社,成立的有百货公司、五家化公司等各种公司。体制改革前,我们日常所用的这些日常用品都是国家统一分配,供销社有采购员,统一去采购,然后我们是销售员,只负责卖东西。”
供销模式是社会发展在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产物,在过去物资匮乏的时代,供销模式的实行,对于方便农民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供销社承载了很多的人记忆,至今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仍然对那个时候的供销社记忆深刻。
据魏雪琴所说,当时的邓襄镇街道上二十多家商铺都是供销社的门店,销售的货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烟、酒、糖,也有文具和书籍。
“那时候5点多就起床上班,晚上天黑了就下班。供销社的商品一律不还价,定什么价就是什么价,生意非常火爆。有时候营业员拿东西都拿不过来,大家只能换着班吃饭。我们营业员也要讲究服务态度,有营业员守则,比如不能以貌取人、和客户说话和气、百拿不厌等等。”魏雪琴说。
私人承包经营 商品愈加丰富
1992年,供销社系统进行改革,允许私人承包,魏雪琴和她的丈夫郭振民一起承包了一个文具柜台。
“我们当时交了3000元的风险抵押金,就这样开始单干了,只卖文具。承包之后我们这一条街的门市部都还是通着呢,一间大房子,各是各的铺位。还延续着以前供销社的传统,统一开门,统一关门。直到2003年左右,我们花了10万块钱把现在的门面房买了下来,这才是真正的独立,各自经营自己的商铺。”魏雪琴告诉记者。
1992年,漯河市区已经有了光明路、中华路等批发市场,魏雪琴进货都是从这些批发市场进。
一开始她骑着自行车去进货,进的货物几百块钱都花不完。后来换成人力三轮车,再后来是机动摩托三轮车。2000年左右,魏雪琴家就买了汽车,现在都是开车去进货,一次性要买上万元钱的货品。
说起承包门市部后的经济收入,魏雪琴说:“自己干肯定比上班的时候要努力,钱自然也挣的多一些。没承包门市部的时候,我一个月工资才40多块钱。承包了之后虽然也没有个具体的数目,但是比着上班的时候肯定是要多。那时候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市区里上学,也挺花钱的,挣着花着,也一直有结余。”
在全国整个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魏雪琴夫妻俩经营的“邓襄文具百货”也是一步步更名。从最开始的“供销社”,到后来私人承包共同办公时期的“大商店”,再到2003年之后独立经营,更名为现在的“邓襄文具百货”。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她们销售的货品也从之前单一的文具到现在发展到日用百货、儿童玩具、儿童鞋袜等100多种商品。
市场不断繁荣 竞争日趋激烈
如今乡镇上大型超市也是一家挨着一家,以前在城市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在镇上也能及时地购买到。
记者看到,邓襄镇的街道上,有大大小小的超市几十家,从扫地的笤帚到各类家用电器,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从经营门市部开始,魏雪琴一家人就一直住在门市部楼上,楼上是她们的家。承包了20多年的门市部,魏雪琴觉得变化最大的就是市场不断繁荣,物品越来越丰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之前在这个街上开店的少,买东西的人也少。现在大家都有钱了,卖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了,买家也多了。虽然现在镇上的超市也多了,但对我们家生意影响不大,因为我们是老店了,有稳定的客源。”魏雪琴笑着说,乡村商业的不断繁荣发展,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象征。
魏雪琴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一个月才二三十块钱工资。那时候商品虽然价格低,香皂几毛钱一块,还有几分钱一个的作业本,但是核算下来还是现在的商品便宜。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白胶底鞋3块多一双,当时一月工资30多块钱。现在一个月工资最少两三千,一双白胶底鞋才十几块钱。社会是在发展的,现在大家都挣得多了。”
魏雪琴笑着说:“我们老两口也是承包了这个门市部,生活才一天比一天好,不然还不知道这辈子能干什么呢,这算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吧。等哪天干不动了,我们就回家养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