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伏牛,襟汉水,在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南阳,有这样一位“三多”土局长,他国字脸,浓眉星目,37年来一心扑在田间地头,用科技守护着豫宛大地。陈增喜,原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科技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河南省政协委员,他是农民心目中的守护者,是贫困户眼里的网红大叔。勤勉、内敛、踏实这些形容南阳人的标签,放在他身上,每一个词汇都妥妥帖帖恰如其分。
“土局长”的“三快三多三法宝”
2019年8月8日上午,经过前天一场骤雨的洗涤,整个城市沐浴在盛夏的艳阳下,每一棵树木花草的叶片都闪着光,绿得仿佛要往外冒出油。陈增喜带领“奋进新时代出彩河南人”采风团二十多位成员前往南阳红泥湾镇老农经合作社参观。
饱满健硕的红酒谷弯着腰,有机肥蔬菜大棚满目笼翠,丝瓜顺顺溜溜有两尺长,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丰收在即的景象。
“我们用沼液沼渣改良土壤,增加了土地肥力,可以使土壤松软,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废渣废液排污的难题,还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了环境,可谓是一举四得!”
陈增喜说话快,只要是关于南阳农业科技发展的话题,他聊起来就滔滔不绝,神采飞扬的样子让人觉得他恨不得把肚子里的全部干货一股脑倒出来。
陈增喜走路快,59岁的他走起路来脚下生风。8日上午,采风团在他的带领下顶着酷暑一口气参观了瓦店镇古桩月季园,宛城区工业园艾草生产园区,还有南阳一通防爆空调生产车间。
陈增喜大步流星走在队伍最前面,别人稍有停顿就赶不上他的步伐。这正是他长年走乡串村上地头养成的习惯。
陈增喜粉丝多,每到一处,都有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不管是花生地里翻土的老汉,还是月季园里拔草的大娘,她们对这个一天到晚守在田间地头给他们讲技术作指导的“泥腿子”局长再熟悉不过了。
花生得了线虫病怎么治?南方移植过来的古树苗木不扎根怎么办?只要是跟农业科技相关的,陈增喜有求必应,随时上门。经过治理改良过的瓦店沙土地土质松软,花生长势旺盛,随手薅出一把,白白胖胖的花生干干净净挂满根须。
“看看这花生长得多好!你们剥开尝尝!”陈增满怀喜悦的模样不亚于一个老农看到了丰收的田野。
“先经过土壤改良,再经过杀菌处理,古桩月季根系发达,成活率高,等明年南阳国际月季博览会召开时,这些花会开得更漂亮!”
陈增喜眼里,月季是南阳的代表,花生就是土里的金子。“咱们南阳下一步还要攻克花生烘干存贮方面的技术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些产业链上的难点,才能打造种植、生产、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真正做到变'天下粮仓为国人厨房'!”
陈增喜有三宝,一张名片,两部手机和小三件。一张名片逢人就发,方便大家随时联系到他,两部手机,一个是话费便宜的联通,专门用于跟农民沟通,另外一部是移动的智能机,方便上网查资料。
第三件“法宝”是小三件——小铲、钢尺和塑料袋。小坯灰铲用来翻土看墒情,钢卷尺测量农作物长势和密度,几个保鲜袋是多功能使用,晴天用来装土壤、标本,下雨天套在脚上当鞋套。发了名片,粉丝多,留了号码,电话多,带着“法宝”,下乡多。时间一长,乡亲们送陈增喜一个外号叫“三多”局长。
这些年,陈增喜先后承担农业信息化应用等15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其中“施肥专家系统”项目1995年获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获2003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发明专利1项。
累累硕果背后,是那句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的话,“听党话,跟党走,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37年来,陈增喜觉得自己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用所学知识,帮农民吃饱饭、吃好饭、富起来。
小草整成大产业艾香飘散神州大地
“杏儿红,麦儿黄,艾草插门香满堂”,艾草是农村最寻常的植物,田间地头沟里塘边几乎无处不在,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采一把艾草驱蚊辟邪。大家没想到,一棵毫不起眼的“草”,却是陈增喜眼里的宝,小艾草被他整成了大产业,艾香飘散到大江南北。
“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南阳是著名的中医药文化胜地,也是资源丰富的中药材宝库,陈增喜看准了艾草的发展前景,就果断决定着手做艾草的研发,只要下乡就留心研究,想要筛选出适合种植的品种。
有一次在山上取艾草样本,他欠着身子往崖壁上靠,想把几棵艾草薅下来,没想到一条蛇突然从草丛里窜出来,突然受到惊吓的陈增喜脚一滑从山坡上滚了下去。等同事找到他时,他的胳膊腿多处擦伤脚踝错位已经无法动弹了。
“要是艾草产业能推广开来,农民一定受益。”20年的不懈钻研,陈增喜收集整理全国野生艾草1260个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应长江以南种植品种6个,适应黄河至长江带种植品种5个。他一次次走访企业、拜访专家,牵头制定了26项艾草行业技术标准,三年中十几次进京,促成南阳艾草列入国家中药材发展规划,连续三年组织举办全国艾草产业发展大会。
陈增喜在高庙乡邰庄村扶贫时开始帮助村民成立艾草合作社,并无偿为大家提供专利技术。种植、加工一体化,邰庄村的贫困户一年多就见了效益,脱了贫。这种扶贫模式被迅速推广,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项目、富民项目。
近几年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而艾草产品也越来越紧俏。艾草装饰装修材料,美容健康产品,小到面膜精油,大到坐垫床垫装饰板,小艾草整成了大产业。现在,南阳有十几万农民从事艾草产业,产量占到全国80%以上。
把初心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要解决他们五个问题,种什么?怎么种?销往哪里去?资金从哪里来?国家有什么优惠政策?只有帮农民解决了信息、技术、销售、资金、政策这五个问题,农民才相信你,才肯下功夫干,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陈增喜还发明了“信息、市场、技术、销售、供应、生产”的六词“倒算法”,从根本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从信息分析入手,看市场需要什么,先解决技术问题,再寻找销售渠道,最后考虑供应和生产,看准了方向,打有准备之仗,自然事半功倍。
趁着河南省振兴豫酒的东风,陈增喜近两年还大力在南阳邓州推进种植红酒谷和红高粱,用来酿制具有南阳特色的黄酒和高粱酒。
坚持优选品种,用丹江水引灌,陈增喜相信,总有一天,南阳的“高粱花”会盛开在消费者心中。
“跟农民打交道,愿不愿意是态度,服务好不好是本事,只有把根深深扎进土里,把身子实实在在扑下去,把心热乎乎的掏出来,农民才会把你当朋友,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
今年6月18日,在河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联合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报告会上,陈增喜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赢得了现场2000余位党员干部热烈的掌声。
“从想干事到干成事,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酸甜苦辣。但我坚信,有信仰的人最坚定,懂奉献的人更快乐。谁都希望有个更大的舞台,而我的舞台在农村、在田间。我会守住初心,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学到的知识,让土地长出更多粮食,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37年来,陈增喜先后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科技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在乡亲心目中,陈增喜是亲人是家人,一进村,就有“粉丝”围上来问长问短;一到饭点,热情的老乡就拽着他往家里去……
风里来雨里去,一身土一身泥,看起来像个老农民。有人说陈增喜“土”,但他偏偏喜欢这种“土”。
“农民增收我增喜,浑身土气我乐意;为民服务不图钱,吃饭睡觉都香甜。”这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是陈增喜发自肺腑的心里话,也是他扎根在农村,一颗初心永不改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