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废止、宣布失效和修改部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标志着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第二次集中清理工作圆满完成。这对有效维护党内法规制度协调统一,打造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以及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科学系统的制度保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是由什么组成的等等。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小编虽然对《党章》、党的一些条例有所熟悉,但对上述问题还有些困惑。接下来,小编将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研读,为大家开启基层党员学习党内法规之旅。
“党内法规”的由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党内法规”这一概念的是毛泽东。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鉴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严重地破坏党的纪律行为,为了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规,除了遵守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外,还需要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
此后,党中央和历任党的领导人多次提及党规党法概念和意义。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正式使用“党内法规”概念,规定党的各级纪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
目前,“党内法规”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获得广泛认同和使用。
什么是党内法规?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规定,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
党内法规架构
*
党内法规由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和细则组成。
1
党章
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党章被称为“党内宪法”,在党内法规中具有最高效力,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党章的制订是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反过来又指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回顾建党9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至十九大,党章自二大正式通过后每次均历经修订。
2
准则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是仅次于党章的重要党内法规。目前,党内法规中现行有效的准则分别为《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于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概括了历史上处理党内关系和整顿党风的经验,提出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党的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对于解决党的建设中各项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对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仍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于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是针对近30多年来党的建设积累了大量新成果新经验,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重申的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十二项准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体现。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于2015年10月由中共中央印发,全面替代《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简明实用的方式,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等。
3
条例
条例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
例如,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对党选人用人工作全面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规定,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则对党组性质、职责、设立、组织原则、决策执行、监督与追责等作出全面规定。再如,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则分别是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规定。党的十八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出台或修订多部条例,持续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科学化制度化的保障。
4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是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的具体规定。
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下发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属于规范性文件,不属于党内法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