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经近千人次96天奋战,漯河市成功处置漯河兴茂钛业股份有限公司182吨库存液氯,处置期间实现安全“零伤害”和环保“零污染”,顺利消除了这一重大危险源。据悉,一次性处理182吨液氯重大危险源在全国尚属首例。
漯河兴茂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漯河市开发区,2019年4月起处于停产状态,即将进入破产程序,液氯库巡检、监控人员严重不足,库存液氯安全条件已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存在一级重大安全隐患。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依法下达整改指令,漯河市安委办、漯河市应急管理局会同漯河市开发区果断采取措施,聘请3名专业人员对该液氯库进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同时,协调应急、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工作人员进驻兴茂钛业公司,及时配备各类专业设备,定时排泄氯气压力,防止氯气超压造成大范围泄漏,确保液氯库安全,并第一时间联系具有甲级安全评价资质的河南省祥泰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对该公司液氯库进行整体安全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的同时,漯河市组织有关人员对液氯吸收系统进行了13次维修和改造,对2号、3号处置罐进行整体刷胶防腐堵漏作业,保证各项处置工作有序推进。
该情况上报漯河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后,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要求漯河市相关职能部门将兴茂钛业公司液氯处置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成立库存液氯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抓好各项处置措施落实,并组织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全力保障危险源处置工作。
据有关专家介绍,液氯化学名称液态氯,为黄绿色液体,在常压下即汽化成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据悉,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成功处置182吨液氯的经验。面对挑战,漯河市安委办、应急管理局及漯河市开发区等单位积极组织协调省氯碱安全专家多次论证,省应急管理厅也派出专家服务团现场指导处置。专家团从“新增无泄漏屏蔽泵装车系统液氯装车外售、利用液氯储槽的气化压力外运、液氯气化烧碱吸收”三种方案中,优中选优,最终采取“液氯气化烧碱吸收法”进行安全处置。即液氯气化后,进入尾气吸收塔,用烧碱吸收中和,生成次氯酸钠,以达到安全处置目的。省内氯碱行业生产的龙头企业——河南永银实业有限公司派出专业团队、专业人员、专业应急装备等,开展24小时不间断处置,保证处置过程中液氯储罐压力、管道及阀门均保持完好状态,确保了整个处置过程的安全。自8月2日进驻打冷却水井开始至11月5日6个液氯储罐全部安全置换结束,历时96天,共有960名专业处置人员投入其中,圆满完成液氯储罐的安全置换,成功消除这一重大危险源。(记者 谭勇 通讯员 杨志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