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实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黄河文化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黄河文化呈现的绵延赓续、历久弥新,是彰显中华文化旺盛生机的源头活水。同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也出现在大河流域,出现在黄河中下游。但不一样的是,只有黄河文明一脉相传,从未断流。黄河文化不仅形成了系统的原生谱系,而且在几千年间,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却始终保持强大的修复能力延续至今。文脉不绝,国运必昌。5000多年黄河文明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到今天,也必将继续引领和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黄河文化体现的融合包容、多元一体,是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地方。比较重要的就有炎黄时期各个族群的交流融合、东周时期华夏族与各个族群的有效融合、南北朝时期汉族与相关族群的平战交流等。这种交融不仅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更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彰显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独特精神标识,体现了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这种鲜明特点不仅是对一些西方国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的最好驳斥,也为我们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
黄河文化蕴含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从大禹治水到汉武帝“瓠子堵口”,从潘季驯“束水攻沙”,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治国史。也正是在与黄河水患的搏斗中,造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黄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也正因如此,在民族危亡之际,《黄河大合唱》才能从延安窑洞传遍中国,“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成为时代最强音。目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已经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只有继承和发扬好黄河文化中蕴含的顽强拼搏、敢于斗争的伟大精神,才能阔步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基本支撑和集中体现
数千年来,中原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天下兴亡,经济起伏关乎国家强弱,文化盛衰关乎民族荣辱,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引领和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
中原地区作为文化地理中心,富集着黄河文明的历史遗存、文化景观。“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形象地指出了中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中原地区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共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在这里建都。北宋以后,国家政治中心虽经南迁北移,但中原地区作为战略要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仍以强大的发展惯性、坚韧的生命力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八大古都,有4个在河南。十三朝古都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东京汴梁在1000年前就成为世界级大都市。从1990年至2018年评选的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河南的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甲骨文、少林、太极、嵩山、龙门石窟等世界级文化名片更是遍布河南各地。可以说,中原大地是古代中国社会万千气象的折射镜,是展示中华文明的万花筒。
中原文化作为核心主干,蕴含着黄河文明的内容精髓、思想精华。中原大地上产生了许多深邃思想,特别是作为东方文明标志的儒道法等诸子思想,更是大多在河南发端完善。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14年,主要活动地域就是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河南嵩县人程颢、程颐奠基的宋明理学,把儒家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道家思想的鼻祖老子是河南鹿邑人,在河南灵宝函谷关完成了著名的《道德经》,被视为中华的哲学宝典。法家的韩非子、李斯、商鞅也都是河南人,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佛家中的禅宗、天台宗、净土宗、临济宗等祖庭均在河南。墨家、杂家、名家等创始人或集大成者大多是河南人。可以说,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更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是中华文明的木之根本、水之渊薮。
中原文化作为动力引擎,在革故鼎新中推动着黄河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历史典籍和考古学的研究证实,黄河文明的起始点在中原、文明元素的融合点在中原、文明推动的支撑点也在中原。5000多年来,始终是中原文明在引领和推动着黄河文明、中华文明的传播、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誉为“最早的中国”;殷墟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从周朝的“封邦建国”到北宋文官制度的全面繁荣,从北魏孝文帝改革到王安石庆历新政,中原大地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推动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递进。诞生于中原地区的夏朝《夏小正》历法、四大发明等都使社会的文明进步不断达到新高度。就像历史考古学界共识的那样,正是由于中原文化这个花心的不断绽放,才让黄河文明这个重瓣之花越开越美。
以中原文化繁荣兴盛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
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立足河南资源禀赋、突出河南优势特长,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把事业和产业统筹起来,着力在重点环节、关键领域上实现突破,以中原文化的传承创新,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以黄河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为统领,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黄河流域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流经9个省区,必须加强整体联动。要推动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对全流域文化保护传承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行动。要广泛开展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摸底和普查工作,建立权威性、动态性大数据库。要以推动黄河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为统领,打造沿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文化保护带。
以夏文化研究为龙头,深化黄河文化的研究阐释。整合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成立黄河文化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机构,规划一批重点课题,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要把夏文化研究作为重中之重,对偃师二里头遗址制定更为科学、长远的研究和发掘规划,进一步深化夏文化的考古学、历史学支撑,并把夏文化的研究和甲骨文的研究结合起来。定期举办黄河文明国际论坛,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交流,打造一个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级大河文明学术交流平台。
以打造重大黄河文化品牌为载体,讲好“黄河故事”。加强各类资源、平台、载体的整合,拓展国内国际视野,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把党委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职业团队、专业公司运作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彰显黄河文化精神的品牌性文艺产品、文化活动。推动黄河文化与红色文化、元典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等融合发展,对蕴含其中的人物、典故、道德礼仪等元素进行深入发掘,以新的表现手法进行演绎表现,深度开发创作具有中原特色、民族内涵、时代风貌的影视歌曲、动漫产品、舞台剧目、大型实景演出,以新业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生命。
以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推进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生态建设、市政建设、园林建设、水利建设等密切结合,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传承结合起来,突出抓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以建设黄河文化国家公园为目标,整合串联沿线峡谷奇观、黄河湿地、地上悬河等旅游资源,整合串联沿线的考古遗址公园、文保单位等文化资源,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联通,加强运营管理上的融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打造一条以黄河为轴线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旅游带。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有利于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的制度体系。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完善文化建设领域组织领导体系、政策引导体系、资金扶持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发挥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作用,投资一批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产业项目。把培养各类文艺人才作为繁荣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根本,加强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企业管理、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复合型人才、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艺术、科研、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
(作者江凌系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