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盛鹏 黄晓婉 李学峰)“天隆拉菜的车来了,我们的菜有销路啦!”2月26日,光山县天隆公司拉蔬菜的货车刚到斛山乡赵岗村,菜农们就欢呼起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破了人们原有生活、工作节奏,也扰乱了蔬菜从田间地头走向餐桌上的步伐。
蔬菜种植是赵岗村的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种蔬菜,方圆数公里内都是种植大棚,冬天以莴笋、小白菜、卷心菜为主,夏天种黄瓜、西红柿、豇豆、芹菜等,这里蔬菜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往年这个时候,不用打广告,批发商自己找上门,今年以来,由于常规的销售渠道封闭,200多百亩长势喜人的莴笋却鲜有人问津。眼看蔬菜销售不出去,对于刚刚脱贫的贫困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就在菜农们着急的时候,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邹文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边帮助村里贫困户解决即时困难,一边寻求合作伙伴,为村里滞销的几十万公斤蔬菜打通销路。他从网上得知,光山天隆公司正在大规模收购蔬菜,马上与该公司建立联系,双方一拍即合,天隆公司愿意收购其滞销蔬菜,缓解该村菜农的燃眉之急。
赵岗村王围孜五保贫困户张秀胜前几年在帮扶人及村“两委”干部的帮扶下,搞起了大棚种植。受疫情影响,今年上万斤的莴笋滞销,张秀胜面临返贫的危险。
“这些天一直吃不香睡不着,蔬菜再卖不出去,就亏在手里了。现在不仅有了销路,还卖个好价钱。”张秀胜拿着公司付给的现金高兴地说。
疫情防控期间,光山县脱贫一线的尖兵方阵成了战“疫”一线的“轻骑兵”,全县14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摇身一变,当起了乡亲们的“推销员”“代购员”“业务员”,宣传、代购、代销、送货一肩挑。
弦山街道办事处上官岗村天隆公司蔬菜配送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给收购上来的新鲜蔬菜修剪、打包,其中有斛山乡的莴笋、生菜,仙居乡的小葱、蒜苗,弦山街道的菜薹……发往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大货车整装待发。经过消杀和登记后,挂着“光山蔬菜发往北京新发地”横幅,满载15吨新鲜蔬菜的大货车缓缓启程。第二天早上,这些蔬菜就将出现在北京菜市场。
疫情期间,北京新发地光山分市场、天隆公司等农副产品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光山缺蔬菜时,从北京调运新鲜蔬菜100余吨,保障该县居民的“菜篮子”;如今,主动收购农民滞销蔬菜,运到北京新发地市场,保障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据介绍,该县已连续发送新鲜蔬菜6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