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郑州夜猫
2020年的春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阴郁的味道。这场抗疫战,我们要战胜的不仅是病毒,还有四处散发的谣言,以及我们心中的恐慌和焦虑。
面对疫情,你的焦虑和恐慌到底是为了什么?
面对疫情,我们如何缓解焦虑与恐惧?
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无处可逃,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信息真假难辨,而这些信息就像细菌一样潜伏在人们的大脑之中,等待着复制与传播的时机。当时机被环境无意触发,它们便会抓住最佳条件,去传播、感染和激活其他人。
互联网时代,资讯爆炸,各种消息层出不穷。一般来说,互联网为我们打破“未知”获取“真知”,从而降低恐惧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手段。但是,在像本次疫情这样堪称“史无前例”的重大公共事件面前,哪怕任何一件再小的事,都会被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出现,所谓“刷屏”。而每一件坏事,每一次不幸,都会随着社交网络的运行机制被放大。消息的流通,对社会是好的。但是,消息的爆炸式流通,特别是社交媒体上带有情绪的、个人化的消息,长期以往对人会产生相当大的心理负担;而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感,更是会放大这种焦虑。这种负担,对于天性敏感的人来说,则更加致命。
过多的消息,是在消耗人与生俱来的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是用来处理和亲近的人之间的关系的,我们会为他人的不幸而不幸,所以才能体谅、合作、帮助他人。而到了技术时代,我们在演化中形成的天性,已经承受不了从远方传来的、成百上千倍的不幸。很多人会在信息的轰炸之后,选择关闭自己的感官,变得麻木、愤懑,这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叫“同情疲劳”。
你需要保留同理心,不被“疲劳”所碾压。毕竟,你的同理心,应该留给你最亲近的、你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
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给人们制造了紧张、焦虑乃至恐慌,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增加了人们不必要的心理症状,乃至影响生理状况。一方面,当一个人长时间处在焦虑的情绪里,会导致失眠、身体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对病毒的自我抵抗。另一方面,常有人因为内心焦躁、长期失眠而上火,进而出现咽喉疼痛、头痛、咳嗽,甚至会有发烧的症状,而焦虑的情绪往往也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腹泻等状况的出现。
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更会无端消耗本已紧张的医疗资源,甚至导致新一轮的恐慌——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因为恐慌而“病”了?
面对疫情,我们固然要保持高度警惕、高度重视,但更要学会识别真伪信息,调节情绪,缓解焦虑。
互联网世界往往是泥沙俱下,各种消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与其“听风就是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不如“让子弹多飞一会”,学会在恐慌面前保持强大的判断能力和自信能力。谣言止于智者,我们无法决定每天扑头盖脸而来信息的真伪,但我们可以把这些未经辨识的信息不要传播给其他人,毕竟这类帖子治不了病,救不了人,反倒让更多的人产生恐慌和焦虑。
此次肺炎恐慌,正是短时间内无数个体恐慌情绪在网络上相互传播和复制而成的,不论发布者的本意是传递真相还是散发谣言。当大量的信息袭来时,我们该如何决断确实是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官方发布的信息,尽力屏蔽未经核实的说法,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最后,给大家一个温馨提醒:与其拼命的刷信息,还不如干点什么。“刷信息”治不好病,更不防病,能防病的是做好自己,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管住自己的大脑,不做出格的事,勤洗手、戴口罩……还有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