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会修车,会吹葫芦丝,会拉二胡,会弹吉他……这些事看起来并不难实现,但是对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大河屯镇马庄寨村的李喜柱来说,做到这些却并不容易。
李喜柱自小经历病痛折磨,三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留下了后遗症,行走困难,小学二年级的一天,视网膜又突然脱落,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世界。
但他从不肯向命运屈服,自己学会了修车、吹葫芦丝,拉二胡,弹吉他,多才多艺又乐观向上的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李喜柱在吹葫芦丝
如果没有失去,他不会知道光明是多么可贵的东西。其实这样的经历,对李喜柱的打击很大,最初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看见之后,李喜柱陷入了长久的负面情绪中,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被恐惧、自卑、愤懑和痛苦等多种负面情绪包围。
李喜柱的父母担心他整天一个人闷在屋里,会出什么问题,就给他买了一个小收音机,让他知道外面的消息。
在听收音机的过程中,他了解到,有很多身残志不残的人的奋斗故事,他们不向命运低头,努力奋斗的精神激起了李喜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别人能做到,我也可以,腿脚不灵便,眼睛看不见,我还有一双手!”李喜柱决定振作起来,用自己的双手“摸”出属于他的幸福生活。
一开始,李喜柱尝试用双手摸索着去修理家里坏掉的农具、自行车等简单的生活用品,每修好一件,他就增添一份信心。渐渐的,左邻右舍的自行车、家用小电器坏了,也拿来让他修理。
修车时的李喜柱
“邻居们的信任让我更有动力,他们送来的东西,我就是熬上几个通宵,也尽力修好!”李喜柱越修越有动力,修的东西多了,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潜心研究摩托车修理,开个修车店。
李喜柱家里有一辆坏的摩托车,每天一有空,他就拆装那辆摩托车零件,判断每一个零件坏了会引起的故障。摩托车电路系统复杂,许多故障需要用万用表排查李喜柱就用舌头感知电流是否存在,从而判断故障。这样坚持了将近两年,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疤,但他终于对摩托车的结构、原理及常见的故障有了深刻的了解。
在李喜柱帮村里的人修好了几辆摩托车后,他决定进点儿货挂牌营业。第一次进货时,李喜柱的妈妈带着他到镇上,连续问了几家配件商店,人家都不愿意给他货进。一直到第7家,老板才同意让他进货,在老板的帮助下,他摸着挑选了火花塞、化油器、机油和套链几种简单、常用的零件,一共花了363元钱。
那天,回到家里,李喜柱的脚上起了9个水泡,“但我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疼,心里还高兴的没法说。”从那天过后,李喜柱的摩托车修理小店算是开张了。
在修车的过程中,李喜柱遇到了更多的摩托车车型,每次他都会要求客户把车放在这里,夜深人静时,慢慢摸索,连夜修好,这样,边摸索,边积累经验,他坚持了下来。
又过了几年,摩托车越来越少,电动车越来越多,李喜柱又摸索着学会了修电动车,不过,电动车品牌多、车型杂,标准不统一,除了自身条件的障碍,李喜柱家里经济又困难,没有条件送他学技术,当地也没有针对盲人的电动车维修技能培训,一切都要靠他自己摸索,别人一次能做到的事情,他要重复十几遍、几十遍,但还是有很多地方不能明白。
李喜柱用视力障碍者专用手机订货
2015年时,李喜柱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唐河县的扶贫干部来到他家,了解情况后,给他家办理了三张慢性病卡,带他进行残疾鉴定,办理了一级残疾证。一家人基本医疗保险补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低保、电费补贴、和全县扶贫粮仓收益分红等全部第一时间享受。李喜柱个人还通过贫困群众技能培训,进一步学习到了系统的摩托车、电动车修理知识、技术。驻村工作队还帮助他利用到户增收、粮仓分红资金购置了物美价廉的充气泵、扳手等修理工具,并帮助他联系了几家供货商,让李喜柱可以通过电话订货,省去了他来回奔波。
工具全了、技术提高了、配件齐了,十里八乡来找李喜柱修车的人更多了,李喜柱的干劲也更足了。2019年,他仅修车一项,年收入就在2万元左右,那年的12月,李喜柱光荣脱贫。
“脱贫不是我的目标,我还想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就像收音机里听到的那些残疾人一样。”李喜柱笑着说,他现在获得了一家电动车品牌的代理销售权,还有别的品牌主动上门让李喜柱帮忙代理,他相信只要他不停的努力,生活一定会越做越好。(董君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