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河南教育扶贫“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来源:精彩河南 发布时间:2020-09-18 17:12:39

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以及标注来源为《漯河日报》、《漯河晚报》的所有稿件,其版权均归漯河日报社所有,未经漯河日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如需授权,请致电:0395-5616809。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根本之路。9月17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扶贫专场,介绍全省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以及取得的教育脱贫成果,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陈垠亭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李 征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明俊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

  高建中嵩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锐锋卢氏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毛鹏军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组常务副组长

  刘筱园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驾部小学校长 主持人

  常轶旸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围绕《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河南省教育脱贫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河南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保障学业、支持事业、促进就业、助推产业”,取得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显著成绩,也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

  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59.03万人次

  应助尽助保障学业,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河南省健全完善了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学段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做到了“应助尽助”,确保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失学辍学。采取包括发放学生在校资助情况“温馨告知书”和“两封信”在内的各项措施,向社会、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资助工作政策,使大家了解资助政策,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应助尽助”。

  河南省教育厅坚持每年组织市、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确保高标准完成资助任务。省教育厅与省扶贫办密切配合,在每个学期开学后,都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准确的精度比对贫困家庭学生数据,确保资助学生情况清楚、在精准确定资助学生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紧密配合,积极组织各地、各高校严格按范围、标准、程序、时限,将资助资金精准发放到学生手中,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个。2016年秋季学期以来,全省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59.03万人次,发放资助金33.19亿元,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依托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以继续学业,改变生活。卢氏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锐锋在现场为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卢氏县沙河乡贫困学生常鑫蕊,2014年考入江西一所大学,但家里母亲有病,仅靠父亲撑起一家5口人的生活,当年她为减轻家庭负担,有了放弃上大学的想法,最后通过生源地贷款和国家助学金才顺利完成大学学业。2018年刚毕业就被广州一家公司录用,月薪7000元,真正实现“因学致贫”到“因学致富”的蜕变。

  贫困地区如何控辍保学?

  掌握适龄儿童在校动态 给予关爱精神陪伴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生辍学风险较大,如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嵩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高建中介绍,每学年初,按照“学籍系统、户籍系统、报到人数”三对照原则,逐人追溯去向,随时掌握适龄儿童在校动态。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及时访、随时访、反复访,动员同学劝、亲友劝、村组干部劝,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在发布会现场,他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何村乡桥头村的段某飞同学,其父母在外地打工。因疏于管护,他产生厌学心理,离开学校。学校先后8次到外地找到该生父母讲明道理和政策,不厌其烦做工作,最终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他失学37天后返校,完成学业并参加中考,被县五高录取。

  “关于控辍保学,近10年来,我们学校从未出现辍学现象。”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驾部小学校长刘筱园介绍,大封镇驾部小学是焦作市武陟县较为偏远、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对于辖区内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校实行教师“包户包教”制度,联系到每一户,帮扶到每一名学生,既“扶贫”又“扶志”还“扶智”。学校不仅减免了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费,还在每年元旦前夕,为他们赠送棉衣作为新年礼物。学校的老师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经历,一起成长,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村里的王小喜老人患过脑梗,儿子儿媳不知去向,祖孙三人相依为命,生活举步维艰,他萌生了让孩子辍学的念头。学校得知情况后,就主动让两个孩子免费在校就餐,并进行长期教育帮扶,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物质的帮扶总是有限,对农村孩子来说,精神的陪伴是最好的资助。”刘筱园表示。

  农村学校教师“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53个贫困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7.24%

  “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近年来,河南一手抓学校硬件建设,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先后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等工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5万所;一手抓学校软件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016年以来,先后为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3.72万名,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先后选派1.25万名教师开展城乡、校际对口交流支教,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通过国培、省培等五级培训,培训乡村教师67万人次,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先后利用中央和地方各级资金建设周转宿舍约6万套,解决了近12万名农村特岗、支教、交流和离家较远教师的住宿问题。特别是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又提出为农村教师解决好“两类房”,实施了新的农村教师“一补两贴”和政策,并在职称评定上给予特殊政策,为农村学校教师“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创造条件,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河南省积极抓好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使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全省农村学校,这次疫情期间,信息化建设为“停课不停学”作出重要贡献。通过近年来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重点支持,截至目前,53个贫困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7.2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74个百分点,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明显提升。

  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明俊介绍,五年来,兰考累计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218所,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8所,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8所,装备义务教育学校257所。“我们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做到了‘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他表示。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

  对2.3万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技术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下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短、平、快的特点,省级财政投入五千多万元,支持贫困县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6984万元,依托53个贫困县的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对2.3万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我省积极实施国家和面向全省农村贫困县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使全省农村4.8万名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进入清华、北大高校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高校助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组织53所高校与53个贫困县开展校地结对帮扶

  河南积极发挥高校在智力、科技、培训、人才、产销帮扶上的优势,组织53所高校与53个贫困县开展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在校地双方的密切配合下,精准帮扶活动开展以来,目前已收到“结好对子、出好点子、搭好台子、蹚出路子、收获果子”的良好效果。高校累计向贫困县提供战略咨询652次,进行专题研究757次,选派科技扶贫团5168人次,选派科技指导员2363人次,选派科技顾问2115人次,建立科研实验室213个,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9010人次,培训贫困劳动力19077人次,领办企业59个,高校定点销售农产品1965吨,提供电商营销服务777次,帮助农产品设计包装157次,推介特色农副产品448批次,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河南科技大学“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组常务副组长毛鹏军介绍,自从被确定为汝阳县“校地结对帮扶”单位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发挥高校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智力高地等优势,选派科技服务团和博士服务团80余位专家,围绕汝阳县红薯林果、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旅游产业等重点需求,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达460余人次,积极助力扶贫。与定点帮扶同步推进,每月开展1次科技扶贫日活动,由1名校领导带队,实地解决汝阳县的困难和问题。该校的“甘薯脱毒技术应用”技术,在建立“汝阳红薯现代产业园”的基础上,带动当地5000多贫困户增收6000万元,巩固脱贫解困1.3万人,累计经济效益达17.5亿元。在实施产销帮扶方面,引导郑州巴奴毛肚火锅与汝阳县签订了长期红薯供销协议;学校后勤集团公司与汝阳县签订了农副产品产销帮扶合作协议,累计采购10万余斤;与汝阳县人民政府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暨红薯电子商务营销大赛,全校100支参赛团队,共1300余名学生参加。

  疫情期间教育脱贫不断线

  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网难”使其“停课不停学”

  在疫情期间,河南教育脱贫工作不断线、脱贫政策持续抓好落实。提前开展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提前发放资助资金1350万元,资助学生16万人次。延缓贫困家庭学生贷款还款期限,减轻其还款压力。及时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网困难,对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开展家用宽带免费提速和手机流量费用减免活动,为7556名学生赠送了流量包或宽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解决网上学习困难;对既不具备网络条件又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视机的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有的采取电话辅导等形式,确保他们不因缺少条件而耽误学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责任编辑:李林润
相关文章
  • 【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岳寨村:“乡村振兴就要一步步走”

    2020-09-18 17:12:39

  • 住上好房子 鼓起钱袋子——河南省淅川县柴沟村的脱贫之路

    2020-09-18 17:12:39

  • 警惕!河南一连续17天至今无症状的确诊病例出现了!

    2020-09-18 17:12:39

  • 河南:中原粮仓的“丰收答卷”

    2020-09-18 17: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