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网记者 祝传鹏
一边用手灯探照轨道,一边盯着超声波钢轨探伤车上的面板,从不断跳动的电波波形中判断钢轨是否受损……这是昼伏夜出的地铁探伤检修工日常“出诊”的画面。
当城市进入梦乡,郑州地铁探伤检修工的工作却刚刚开始。钢轨探伤作业是利用专业的探伤检测仪器,判定钢轨内部是否存在伤损,从而保障钢轨状态良好,就像医院里的B超检查一样,因此探伤检修工也经常被大家称为“地铁医生”。今年春节,郑州地铁正常运营,因此,他们也正常在岗。
城郊线是郑州地铁现阶段唯一的高架线路,也是最能感受季节变化的一条地铁线。2月10日零点,“全副武装”的探伤检修工李玉和同事们头戴强光灯,穿着工装和绝缘鞋行走在双湖大道站到华南城西站区间的轨道线路上,开展钢轨常规探伤作业。
钢轨探伤分为两种作业方式,一种是钢轨常规探伤作业,另一种是钢轨焊缝探伤作业。而当夜开展的钢轨常规探伤作业是利用GCT-8C钢轨常规探伤小车进行的,探伤小车净重约25kg,注满耦合剂(水)后重约50kg,作业时需要两人一组进行配合才能作业。
李玉和同事们不停重复着弯腰下蹲、站起的动作,用手中的道岔检查锤敲打钢轨、辙叉作用面,通过手感震动、眼看跳动、耳听声音的方法判断轨道是否有变形和病害、水平高低方向是否正常,接头处是否有异样。有时为了复核一处数据,他们要趴在钢轨接缝旁进行仔细检测、做标记,为了保障钢轨的状态良好,他们要做到分毫不差。
严寒的天气对探伤检修工的作业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他们所用的GCT-8C钢轨常规探伤小车是需要用水来作耦合剂的,而寒冷的天气会让水从仪器流出来的刹那便滴水成冰,而没有了水作为耦合剂的话,探伤仪器便不会出现波形,从而影响作业。心思敏捷的李玉选择添加防冻剂来降低水的冰点,促使耦合剂不产生凝固反应,这样探伤作业便可以顺利进行。
虽然这几天郑州白天的温度上升近20℃,但在夜晚温度降至0℃以下。走进高架上的轨行区时,才真切地感受到寒风侵肌、风刀霜剑的刺骨严寒。他们推着重达百多斤的探伤仪器穿梭在空旷寂寥的高架上,超声波探伤仪的几个探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往钢轨的轨头、轨腰和轨底发射超声波,探伤检修工们通过观察显示屏上反射回来的波形判断钢轨内部是否出现伤损,如果遇到异常波形便要停下来反复检测观察,确保不遗漏钢轨的任何异常状况。
在推机行走时探伤检修工们都要弯腰低头去看出波情况,有时候为了良好的出波,他们会在接头上反复推行十几次来确保出波的完整性,观于细微,察于波形,反复检测钢轨的安全,一个晚上下来要走近7公里的路程。
凌晨4时30分,李玉和同事们结束作业,冻得通红的脸上略显疲惫,但身体上的疲劳换来了内心的安稳。当黎明来临之时,开往春天的地铁即将承载这座城市怀揣着梦想的人们驶向“幸福”的车站。
探伤检修工昼伏夜出,常与钢轨和寂寞为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但他们的工作却至关重要。2020年,郑州地铁探伤专业共计完成钢轨常规探伤2379km、道岔常规探伤2094组、钢轨焊缝探伤12549处,有效保障了郑州地铁的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