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不能在资金上帮助别人,但我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儿做起,比如帮助农民推广滞销农产品、关爱孤寡老人,我认为这也是在做公益。”3月10日,提及对公益的认识,24岁的柴思源如是说。
作为中青应急救援队团支部书记,柴思源虽然年龄不大,但已经有五年的社会服务经历,志愿服务总时长逾1100个小时。
“我走上公益之路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柴思源说,她的母亲李红是一名志愿者,从事公益事业十余年。在母亲的影响下,柴思源萌生奉献社会的想法,并且暗下决心:“我也要像母亲一样,做一片绿叶,心系他人,奉献社会。”
2016年在大学期间,柴思源利用课余时间开始了公益社会实践。柴思源注意到,距离其学校几公里处一所小学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周边没有文具店。经过实地考察,她和几位同学决定一起摆地摊售卖文具和一些小物品。经过七天的努力,她和同学共赚到347.2元,全部捐给了省内贫困山区的儿童。
暑假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期,防溺水宣传刻不容缓。自2017年7月开始,柴思源积极参与防溺水宣传公益活动,发放宣传页,向家长和孩子们宣讲防溺水知识。此外,2017年市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慈善拍卖会、爱心献血、贫困家庭救助等各类活动现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2018年10月,柴思源加入中青应急救援队,任团支部书记,负责发布寻人启事等。由于救援工作的紧急性和突发性,柴思源必须做到随叫随到。
“去年冬天,一个小女孩儿走丢了。那时我已经休息,但一接到消息,就立刻起来打开电脑,制作寻人启事,希望能让小女孩早日回家。”柴思源说,虽然辛苦,她却乐在其中,“每次看到走丢的老人、儿童和他们的家人团聚,我就非常感动,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2020年5月,柴思源被评为“漯河市优秀志愿者”。“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性格从内向变得开朗。我以后会坚持做下去,把温暖和正能量带给更多的人。”柴思源说。
文/图 漯河日报记者 张玲玲 实习生 应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