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最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3名学生的饭卡里,突然凭空多出720元,收到短信提醒后学生们一度以为是“诈骗短信”。原来,这笔钱是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2018年在学校刷饭卡的记录,给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花销低于平均值8块钱的学生发放的助学金。(据新华网)
既保护贫困生的尊严和隐私,又实现了“精准扶贫”,如此人性化、科学化的“隐形资助”模式赢得网友一片点赞。通过大数据让困难学生得到有尊严的资助,并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首创。早在2004年,中国科技大学就启动了“生活援助计划”制度,该制度通过数据分析“偷偷”资助贫困生,同学们亲切地称之为“隐形资助”。之后,很多高校前来取经,纷纷借鉴。
如何精准、高效地资助贫困生,曾是高校管理者的一大难题。为了公平,一些高校制定了苛刻的程序,申请、审核、公示等环节必不可少,“贫困证明”是硬杠杠,有的还搞出登台演讲“诉苦比困”的闹剧,让受助者的尊严无处安放。越贫困越敏感,不少贫困生选择放弃。但若程序不透明,又难免暗箱操作,资助金可能沦为班干部的“唐僧肉”。
如何才能在公平和尊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保护贫困生尊严,又使资助落到实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无缺的,但总有一种相对最优。在大数据支撑下,“偷偷”给贫困生打钱即目前的最优选择。大数据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次数和消费金额,基本可以得出这个学生的生活水平。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隐形资助”模式在理论上也有漏洞,不要因为有了大数据,就放松了管理。比如,个别非困难学生因节食瘦身或校外就餐较多而校内消费较低,难免产生“不实数据”。此外,学生就餐数据也涉及个人隐私,学校应做好管理工作。凡此种种,都考验着高校的管理能力和智慧。数据是死的,管理是活的,“隐形资助”更要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动态管理,将误差最小化。
总之,有了技术支持,加之完善管理机制,高校“隐形资助”模式值得推广,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尊严、有温度的资助,让学校的管理工作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