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海
10月8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源汇分局对漯河市某商贸有限公司作出处罚决定。经过调查取证,该公司将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诈骗老年人钱财。(详见本报10月9日《保健品冒充药品 罚》)
近年来,老年人掉进高价保健品消费陷阱的事件频发。熟悉的桥段,相同的内容,一般来说,类似的骗局经媒体曝光后,大多数人都会多一点防备心理了,但老年人却依然不断成为骗子的猎物。这其中固然老年人防备意识薄弱,思想比较单纯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笔者建议,要解决这个老难题,家庭、社区、工商多方也应形成合力,“多管齐下”。
首先,家人要多点关心。很多老年人上当受骗,是对自己健康问题担忧,才会受保健蜜语诱惑。作为家人,要多关心老人身体,多带老人进行健康体检,有条件的多给老人购置一些正规保健设备。
其次,社区也要给予帮助。社区应多组织老年人开展一些健康养生知识和防骗知识讲座,让老年人多点常识,增强防骗心理。发现有多位老人赶赴同一个场地时,要及时予以关注。
再者,工商部门更应负起监管责任。大多数保健品推销点都会租用一定的场地,而且不太会是很偏僻的地方,一般是酒店或某个临时店面。工商部门应制订相关制度,要求为这类活动提供场地一定要到工商部门报批,工商部门在发现此类申报项目时一定要严格监管,细加审核,甚至不妨到活动现场“微服私访”,调查取证,对私自租借场地的当事方则应追究连带责任。
人间重晚晴,夕阳无限好。老人的境况如何,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有关方面应该形成合力,行动起来,别让悲剧接二连三地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