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磊
“购物狂欢节”“全民嘉年华”“百亿补贴”……近段时间,网上网下、大街小巷,尤其是打开各个门户网站,人们都能感受到“双11”的热闹乃至喧嚣。说真的,感觉过了,有点疯狂。
绝对不是反对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美好生活。但是,数以亿计的人扎堆在“双11”消费,且每人大量购物,真的好吗?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挣钱不容易,花钱得精打细算。工资虽然一月一发,但是,手里没了钱,一天都是难熬的。购物毕竟是花钱,要量力而为、量入为出,要理性不要任性,不要冲动。
然而,在“打折”“满减”等商家促销广告的轮番轰炸中,很多人迷失了、失控了。一个朋友的购物车里,不仅有明年才用的电扇,还有明年5月才开的绣球花。问其原因,答曰“打折”“便宜”,坦言商家促销广告太厉害,使其“有点控制不住自己”。
确实,很多人扎堆在“双11”购物,原因是“打折”“便宜”。尤其是在商家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包围中,很多人觉得“不买就是吃了亏”,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那么,这种感觉对吗?首先,“不买就吃亏”的心态要不得。消费是为了美好生活,不是为了不吃亏。仅仅因为“打折”“便宜”而打开钱包,是本末倒置。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要想不吃亏,只能不购物不消费。其次,“不买就吃亏”的判断是错的,甚至不值一驳。商品价格有其自身规律,由其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不是一两个商家说了算。比如手机、电视,价格一直在走低,明年的价格很可能比“双11”低。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不可盲目地跟着商家的广告消费,要独立思考,冷静判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购商品、服务。须知,买没用的东西,再便宜也是浪费。咱们购物追求的物美价廉,首先是物美,其次才是价廉。切不可仅仅因为价廉,不管物美不美、用不用而打开钱包。
为什么很多人会被“打折”“便宜”打动呢?沙河上修座桥,成百上千万没人觉得贵。复印身份证,一张5元钱没人觉得便宜。便宜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便宜还是贵,不是看绝对值,而是看是否物有所值。遗憾的是,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我们很多人对某种商品的理解,除了用处,只有价格。至于材料、性能等,一无所知。于是,“打折”“便宜”一出,很多人就被俘获了。怎么办?花点功夫,仔细了解所购商品,让自己消费时多点理性,少点冲动。
“购物”“狂欢”……让人想起1991年姜昆、唐杰忠的相声《着急》。“老急”听二大妈说商品要涨价,买了一洗澡盆醋、两水缸酱油、两抽屉味精、一衣柜五香面儿,以及一被窝黄酱。谁知过了两天,商品却降价了。不要当21世纪的“老急”。不要“双11”疯狂购物,以免过后想“剁手”。要保持清醒头脑,量力而行、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