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海
“这两年,来这里栖息的鸟类达到了125种,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标准。”11月5日上午,在沙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育区,相关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加强对沙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如今,河水清了,生态美了,林子绿了,鸟儿也多了。(详见本报昨日02版《生态环境好 鸟儿自然来》)
漯河生态环境好,引得众多野生鸟儿翩翩来,这无疑是令人颇感欣慰的。不过,在为水质不断改善、环境生态日益趋好而陶醉的同时,仍不能忽视对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强化。
近年来,随着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认知的提升,人们对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同时,依然存在不少虐待、伤害甚至猎捕野生鸟类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农村,小孩子上树掏鸟窝的情况仍很常见,这种做法虽然为童年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却也给鸟类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在一些地方,仍有一些市民在用大网、弹弓甚至枪捕杀野生鸟类,极大地破坏了本地区生态;还有的地方虽然没有直接伤害鸟类,却大肆砍伐树木,随意驱赶鸟类,为鸟类的生存制造障碍和困难,也是要不得的。
现在,125种鸟类来到这里栖息,我们应当更加珍惜这一难得的生态优势,为鸟类提供更优质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广大市民要自觉树立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谨记“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并对此类非法行径积极大胆揭发举报,共同织牢野生动物保护之网;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野生鸟类保护的力度,不仅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发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爱鸟行动中来,也要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将一些虐待、伤害甚至猎捕野生鸟类的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