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予涵
“现在的施工工地真是大变样,围挡全部是绿色的,就像草坪一样,看上去既环保又温馨。”11月26日上午,家住市区长江路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详见本报昨日02版《工地围挡穿“绿衣”》)
工地围挡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种临时设施,它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将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还是体现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工地围挡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大大降低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如今,工地一改往日的面貌,给围挡穿上“绿衣”,既起到了防尘降噪的作用,还提升了城市颜值,而围挡上面的宣传画和公益广告,也让围挡变得具有“文艺气息”,给路过的市民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官享受,让人见人烦的围挡也变得“可爱”起来。这样的华丽转身,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体现。
当前,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类施工围挡随之越来越多。围挡虽是临时设施,但换个角度看也是城市资源,与其单调地空着,倒不如在这些围挡上做做文章。比如,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标准,对围挡的尺寸、墙面、材质、外观以及广告内容等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多设置一些公益宣传画,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如此,既美化了环境,更好地利用了城市资源,还能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