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鹤琦 张军亚 通讯员 曲从俊
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兴业,带动了城市扩张步伐的持续加快。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也随之而来。那么,如何保一方平安、打造宜居宜业乐土?开发区的做法是,立足辖区实际,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平安格局,倾心为民为企保平安。
抓源头,矛盾化解于萌芽
前段时间,一场化解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的东风在开发区吹起。开发区按照烂尾楼盘、产权交易、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安置补偿、拖欠工资六类情况,在辖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梳理,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配合,确保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彻底查清底数,为问题化解打下坚实基础。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省交问题楼盘信访件已全部办结,自排查问题楼盘信访件正在办理中,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从源头上消除不平安、不和谐的因素,开发区制订了《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拉网式大排查,全面掌握在土地征用、村庄拆迁、劳动社保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进行分类,逐一建立台账,及时有效做好疏导、化解、稳控工作,实现源头治理,将矛盾化解于萌芽、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自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开发区共排查出涉及房产物业、征地拆迁、劳动社保等六个方面的9个矛盾纠纷,化解问题8个,剩余1个矛盾纠纷已引导至法定程序,防范和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维护了全区和谐稳定大局。
强基础,社会治理再升级
近年来,开发区始终坚守一个信念,那就是创新,创新做实大基础,创新探索大治理,大力推进平安基层基础建设。
开发区“雪亮工程”持续推进,覆盖城乡。投资500多万元,建立区、镇、村三级网络平台。全区所辖镇(办)、村共设置400多个监控点,实现了红外线监控探头向各重点部位、重要地段延伸,使监控网络覆盖到基层、应用到一线。对辖区视频监控摸底排查,对监控盲区补点扩面,进一步织密监控网络,实现技防设施升级加密换代完毕,努力到2020年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建设联网目标。
在“雪亮工程”基础上,开发区还不断健全乡镇法律服务站建设。开发区唯一所辖乡镇——后谢镇在镇综治中心设立法律服务站,每村配备一名律师,明确专人常驻并及时受理法律咨询,为镇党委、政府和群众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法律咨询服务,确保全镇法律服务站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雪亮工程”赋予开发区平安建设的“智慧大脑”,乡镇法律服务站铸造了开发区平安建设的坚实盾牌,开发区初步形成了网上网下整体作战的平安建设工作体系,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广宣传,“平安经开”促和谐
平安建设,关键在人。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平安建设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开发区不断强化普法宣传,推动“平安经开”理念在广大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以来,开发区先后开展两次大型集中宣传活动,悬挂条幅100余条,设立展板43个,发放宣传手册25000份,发放扫黑除恶典型案例宣传页4000余份,设立咨询台2个,出动巡回宣传车4辆。将集中宣传与分散宣传相结合,后谢镇、湘江路管理办公室累计向各村(居)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宣传页10000余份,设立多个宣传展板。
开发区上下联动,通过微信工作群,积极推广“长安剑”微信公众号、中国长安网客户端和微博,积极宣传推送优秀政法工作链接,进一步增强政法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断激活基层“平安细胞”,打牢平安根基,积“小安”为“大安”,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开发区在平安、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之路上愈发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