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网讯(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强)“胡书记,别人都捐款捐物,俺俩也想做点啥,村里的消毒工作交给俺俩吧。”说话的是召陵区邓襄镇胡庄村的贫困户孔爱花,边上站着另一位贫困户曹爱枝。疫情发生后,她们看到别人都在为防疫做贡献,便主动向村支书胡占民请缨。经过胡占民同意,她俩戴上防疫志愿者红袖标,背起药桶走街串巷干了起来。
像胡庄村一样,在召陵区广大城乡的大街小巷,防疫志愿者红袖标犹如一个个闪耀的火苗,成为召陵区疫情防控中的亮点。
疫情发生后,召陵区立即启动志愿者服务机制,运用在“创文”工作中形成的网格化基层管理模式,组织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科学、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并肩战“疫”,筑起牢固的防疫壁垒。
志愿者成为疫情防控生力军
疫情发生后,召陵区第一时间将全区2000余名“创文”分包网格人员转化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定人定岗定责,实行“人盯楼+联防”网格化基层防控模式,实现全覆盖,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项任务都有人落实。
从政府单位到街道社区,广大志愿者一边严防死守抗击疫情,一边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当起群众安全防护的“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他们认真落实单位分包责任,对社区开展地毯式摸排,建立返乡和外来务工人员信息台账。同时发挥市场监管、公安、环保、应急等部门志愿者的职能作用,强化对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部位的疫情防控工作监管,加强部门联动。志愿者还组建无人机飞防队,对铁路附近铁新村等重点小区进行全面消毒,为全区的学校、社区等非营利性室外场所进行喷洒消毒,到边到沿、不留死角,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
面对疫情,召陵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工作进行部署。全区8个文明实践所、196个文明实践站、141个志愿服务队和2万多名志愿者迅速响应,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周”公益活动,千余名群众纷纷响应,加入志愿者队伍,合力织密一张疫情防控大网。
为方便群众生活,天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的超市、药店、水果店、粮油店等14家商家,建立微信群,志愿者们把二维码及电话发到业主群、张贴到小区楼院,居民可自行扫描二维码或打电话下单。对居家不便出行的人员,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帮他们代买物品,送货到家。
发挥榜样影响力
“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在召陵区防疫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彰显着担当,树立了榜样。
63岁的郑玉海是邓襄镇沱南村的乡村医生,曾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中国好人”荣誉称号。从农历大年三十开始,他带领卫生所全体人员每天对人员流动较多的场所进行酒精消毒,并协助村干部在村头设卡,为全村筑起坚实的疫情防控屏障。目前,全村未出现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
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曾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服务社区”“全国学雷锋联络工作示范站”等多项荣誉称号。疫情防控期间,漓江路社区的天桥义工志愿服务队走街串户,为群众提供磨刀、理发等服务,并积极协助社区做好设卡布控、上门摸排、心理疏导、救助救护、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
……
这些典型集体和个人在防疫工作中彰显着担当,发挥着中坚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更多的人加入到防疫志愿服务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