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娟 于文博
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精心打造的街头游园,充满田园风情的壁画,精致温馨的农家小院……日前,记者走进召陵区青年镇庞墩村,如画美景随处可见。“现在村子里特别干净,跟城里没啥区别,每天心情都特别好。”村民邵红琴乐呵呵地说。
从村容村貌脏乱差,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庞墩村面貌焕然一新,是召陵区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召陵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全市2020年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观摩活动中,召陵区在一、二、四季度均获第一名。
夯实责任,齐心协力强推进
召陵区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心工程来抓,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强力推进。
提升政治站位,狠抓责任落实。区委书记、区长亲自谋划推动,按照“划线育点、点线带面”的思路,通过召开推进会、观摩会等,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严格落实县级干部分包镇街道、镇街道具体实施、区直单位密切配合等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三位一体”推进,破解工作难题。以“全域美丽、生态召陵”建设为抓手,创新“三位一体”推进机制,推动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强化主体。强化镇(街道)主体责任,对涉农的6个镇(街道)统一谋划,明确每个镇(街道)都要代表召陵区迎接一次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季度观摩。调动整体。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发动成员单位深度参与,发挥行业职能部门作用,合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激活个体。以家庭为单位,以“五美庭院”创建为载体,引领群众从我做起,以小家带大家,以家美促村美。
全方位整治,持续提升村容村貌
召陵区突出抓好“家、园、路、废、文、水”六项整治,持续提升村容村貌,营造文明、和谐乡风。
提升“家”的品位。以“五美庭院”、户厕改造、家庭垃圾分类、家风教育为重点,开展“家”的整治。2020年,通过打造“五美庭院”样板户,带动创建“五美庭院”4000 户,完成户厕改造8280户,建成大三格化粪池15500立方米,配备抽粪车39辆,建立了市场化后期管护服务网络。
抓好“园”的治理。以坑塘游园化治理、村庄游园建设等为重点,开展“园”的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引导村内荒片、荒园变菜园、果园、花园等1700多处,高标准整治坑塘89个,新建村庄游园102个。
确保“路”的整洁。以农村道路建设、村庄内外道路沿线环境整治、道路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开展“路”的整治。2020年,全区新修农村道路71公里,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稳步推进,四季有花、路路有景、一路一景的画面初步显现。
探索“废”的利用。以农村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农业生产秸秆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开展“废”的整治。目前,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6%,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82%以上;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构建“文”的氛围。以传统民俗文化、红色教育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开展“文”的整治。打造以孔子文化为主题的家庭私人收藏馆“孔园”、以农村留守儿童国学为主题的“禾里书院”;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作用,营造富有召陵特色的文化氛围。
挖掘“水”的韵味。召陵区先后投资改造黑河、汾河,在汾河、黑河上建设4座拦河坝,抬高水面,为河岸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发展生态旅游等奠定了扎实的环境基础。
强化保障,不断巩固整治成效
召陵区不断强化机制保障,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任务分解到位。制订《2020年召陵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考核办法》等,实行目标任务项目化、台账化管理,强化时间节点,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
工作机制到位。坚持周推进、月通报、季讲评制度,对影响和制约工作的关键问题,通过现场办公等方式,集中力量解决。每季度举行一次观摩讲评会,逐一实地观摩、听取汇报,确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严格奖惩到位。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党政班子实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奖补挂钩,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进不力、懒政怠政、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问责;每季度依据全市观摩结果,分别实施奖惩,以严格的奖惩机制倒逼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