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转暖,麦苗进入拔节期,郾城区春季麦田管理工作也随之全面展开。该区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向农户们提供技术指导,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为今年全区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该区小麦一类苗比例达95.2%,长势喜人。
作为国家级优质小麦种植基地,近年来,郾城区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先后获得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培育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3家,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百亩评比试验田1个、优质高产示范方1万亩,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
夯实基础种好粮
郾城区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16.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的基础上,2020年新增投资5600万元,累计建成生产路208公里、桥涵1400座、机井3600眼、沟渠259公里,已基本形成“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进一步支撑粮食高产稳产。
同时,创新农田设施管护机制,在全市率先试点实施农田设施三级网格化管理,依托“商桥e家”服务管理平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建立乡、村、配电台区“三级网格”,配备网格长、监护员、监督员、农技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使镇、村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并建立保障维管经费、线上线下监督、责任落实等机制,探索出一条“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农田设施管护新路子,打造智能化“升级版”的高标准农田,让众多种植户省时省力种好粮。
科技引领产好粮
有好地,如何产好粮?对此,郾城区加速应用农业新技术,用科技引领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绿色高效。该区组建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培育科技示范户260户,
累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二十多个,示范推广精量播种、化肥减量、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等新技术十多项,每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500名左右,加速推动各类新品研发和引进推广。
专家“在线看田”、“视频种地”、遥控无人机给农田打药……郾城区农业科技范儿越来越足。该区聚力推广智慧农业,安装使用6套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病虫害检测预警系统、智能水肥一体系统、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田间小气候,采集墒情、虫情、病害信息等,提升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轻松化管理。
郾城区大力普及农业机械化,提升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组织,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向全程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区共有农机合作社40家、农机大户18家,拥有各类农机具1.5万台。
“三链同构”卖好粮
“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围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郾城区坚持龙头带动,奏出“三链同构”的优美乐章。
延伸产业链,发展粮食集群。郾城区立足优势特色产业,组建粮食产业联合体,把6家龙头企业、两家面粉加工企业、1家粮食收储企业、47家种植大户、6家种业公司等联合起来,从提高优质小麦的繁育能力入手,通过完善粮食深加工企业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原料质量等手段,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园区+市场+农户”的运营模式,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选树优势品牌。依托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雪健实业、新汇生物、小帅才食品、优润食品等公司,推动小麦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完善品牌体系建设。雪健实业生产的“雪健”牌、“麦得虹”牌小麦粉先后荣获“国家免检产品”“河南省名牌产品”“绿色食品”等称号。新汇生物、小帅才食品、优润食品生产的各类面粉和休闲食品畅销国内外。同时,该区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区“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43个。
打造供应链,促进融合发展。郾城区全力推行小麦订单化生产,订单面积达18万亩,实现了专用品种专储专用,确保优质优价;畅通粮食收购渠道,通过“粮食银行”,免费为农户提供“代收储、代运输、代加工、代销售”和产品兑换服务,企业买粮、农民卖粮都不再是难事。这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张 帆 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