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姜科峰
初冬时节,源汇区一个个整治一新的老旧小区有着别样魅力:道路平坦整洁,楼体粉饰一新,车辆停放有序,绿化带里依旧色彩斑斓,生态性与文化味并存……
看到的是变化,感受到的是幸福。随着源汇区“创文”工作的持续推进,居民看到家园日新月异的变化后,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卫生监督员、治安管理员,一起参与小区管理,共同维护小区环境,成为全区“创文”攻坚的强大力量。
居民参与小区管理
退休多年的吴建设在泰山南路105号院生活了大半辈子,以前由于年久失修,脏乱差的小区让他常常自嘲为“被遗忘的角落”。今年以来,源汇区将吴建设居住的几排民房和周边的几幢临街楼整合成了一个小院,大力改造,小区脱胎换骨,从曾经的“创文”难点变成亮点。
吴建设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主动带领五六个居民一起参与小区的管理,把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群众参与小区管理,吴建设并非个例。在源汇区各个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处处都能看到群众参与管理的身影。
居民是老旧小区的主人,老旧小区改不改、怎么改、改造效果如何,居民最有发言权。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源汇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共建共享、利民惠民、多元投入、长效管理的改造原则,大力倡导“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突出居民主体地位。
改造前,源汇区从居民意愿出发,充分征求居民意见,针对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改不改、怎么改让居民说了算;改造中,居民全程参与,出智出力,又全程监督;改造后,效果由居民来评议,让居民有充分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通过居民全程参与,实现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共同把小区建设得更美丽。
“大工委”推动“创文”工作
“创文”攻坚,人人都是参与者。在源汇区马路街街道,漯河实验高中、漯河五中等单位发动本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各自的家属院治理当中,成为全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考虑到辖区家属院较多,马路街街道充分发挥“大工委”的作用,试行联合共建的模式。街道“大工委”充分发挥23家成员单位作用,对有家属院的漯河实验高中、漯河二中、市第二实验小学、漯河五中、市直幼儿园、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分院、市物资局等单位,制订“创文”工作推进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清单、时序安排清单及指导要点清单,推动问题整改有序落实。
辖区各个单位接到任务清单后,迅速行动,按照“创文”标准立行立改。目前,已拆除违法建筑10处,种植冬青恢复绿化带面积2500余平方米,
硬化及维修路面2000余平方米,粉刷墙体5.6万余平方米,清理杂物78处。整改后的家属院焕然一新,全部达到“创文”标准。
热心群众助力“创文”
老街社居委成立的“妈妈防火团”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深入辖区宣传消防安全常识,组织消防安全演练,深受居民群众欢迎。
受降路社区的“闲事会”积极参与社区清洁家园集中行动、义写春联行动、“爱心小屋”捐赠行动、敬老爱老走访慰问、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有力提升了辖区“创文”工作的知晓率和覆盖率,团队影响力不断扩大,“闲事会”品牌越来越响,要求加入“闲事会”的群众越来越多,“闲事会”从当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
顺河街街道的退休工人志愿服务队主动放弃日常休息时间,联合办事处积极开展辖区卫生大扫除、清洁社区、日常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建西社区余辉轩志愿服务队自发制作“创文”展板在小区内进行展示。泰中社区爱心帮困团志愿服务队帮助社区孤老残弱家庭义务维修水电、打扫卫生、洗衣服。
随着源汇区“创文”攻坚深入开展,群众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群热心人在这里发光发热,发挥个人所长,为全区“创文”贡献一己之力。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超过总人口的13%,志愿服务项目涵盖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应急救援、治安防范、心理疏导等多个领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源汇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批批群众主动参与“创文”工作,汇聚爱的暖流,滋润百姓心田,也带动更多人加入。他们活跃在社区、楼院、小区,争做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文明礼仪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形象的维护者,为“创文”添彩,共建幸福家园,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