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网讯(记者 孙永辉)“十三五”期间,我市以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推进我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立与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我市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协同推进的组织工作机制,并整合社区医疗、卫生和护理资源,积极为老年群体打造更加快捷、方便、舒适的社区生活服务和生态人文环境。着力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编制中心城区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和漯河市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力争到2035年,基本形成“9064”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老年人口中的90%实现居家养老,6%实现社区养老,4%实现机构养老。全市综合养老机构床位(含居家式养老社区)达到2.2万张以上,县区福利中心全部建成,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50张以上。
创新举措,改善养老服务发展环境。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和托底作用,重点为特困人员、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落实财政补贴扶持政策。加强我市养老护理人员培养。拓宽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志愿者、退休医务工作者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落实从业人员岗位补贴,实行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补贴制。
分类施策,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公共配套用房建设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深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创新养老服务发展模式,推行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推行医养结合,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继续大力推动质量隐患整治工作,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挂号销账,探索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与认证制度。编制中心城区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目前,已经完成对我市现有养老服务设施的调研工作。按照新的社区分布和养老发展需求,规划120个日间照料中心、20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个养老机构。强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积极和住建、财政部门对接,统筹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4600万元,全部下拨县区,用于城市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