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革命老区,召陵区召陵镇东南部的大徐村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落一个人,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徐村干部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夙夜在公,默默奉献,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幸福之花。近年来,大徐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电超的带领下,根据大徐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结构及气候条件,把大棚吊瓜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突破口,坚持走高端特色名牌农业之路,大力发展吊瓜产业。目前,本村及周边村160多户发展大棚吊瓜1200多亩,反季节蔬菜1200多亩,户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吊瓜产业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行政村,真正让小吊瓜成为致富果。
曾经的贫困户徐桂民由于患有脑梗,不能干重活,儿子和妻子也有病,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孙子。在徐电超的帮助下,徐桂民开始经营一个塑料大棚。徐桂民告诉记者,一个大棚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他在2019年已经脱贫。
徐电超介绍,近年来,大徐村结合西瓜种植优势,通过合作社帮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实现了真脱贫、脱真贫。2017年,合作社旗下的新大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周边三个村的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协议。通过就业扶贫,让一部分年龄偏大又没有技术,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公司大棚务工,男劳力每天50元,女劳力每天30元。对有发展大棚种植意愿的贫困户提供从建棚、育苗、种植到销售的一系列无偿服务。
目前,全村有4户贫困户申请了小额贷款,建起了自己的西瓜大棚,每户每年增加3万元的收入,实现稳定脱贫。对发展大棚种植有资金困难而又不能贷款的贫困户,合作社大棚无偿让他们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种植服务,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阳
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