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农科院主持完成的《冬小麦育种就地夏繁加代技术创新与应用》《“漯花”系列高产优质矮秆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河南省黏虫发生演变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项目,由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获得专家组成员的一致认可。
近年来,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链同构”工作部署,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强化农业科技要素支撑,取得良好成效,为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次通过的《冬小麦育种就地夏繁加代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了小麦育种加代幼苗培养方法,快速打破休眠,提高加代育种效率;创制小麦育种加代幼苗培养装置,将种子霉变率降低到2.2%以内,并且创制了一批优异新种质。《“漯花”系列高产优质矮秆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建立了花生高产矮秆定向选育育种技术体系,筛选和创新了一大批矮秆、耐荫、耐肥、高油优异新种质;建立了“漯花”系列3个花生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河南省黏虫发生演变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揭示了1代黏虫成虫滞留比例大幅度增加的关键因素,明确了玉米比小麦更适宜黏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出了压低1代、严控2代、突击3代的防控策略。
此外,市农科院主持完成的《稳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漯麦163的选育及应用》和《国鉴甘薯新品种漯薯11的选育与应用》2个项目完成了国家科技成果登记。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继续从创新育种方法、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着手,坚持创新投入、培育科研成果,主动融入全市生产,积极在全市“三产融合”和“五级订单”中寻找增长点,有效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