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左乐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按照‘3+5+3’的思路,即三个专项规划、五项重点工程、三项保障机制,着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力争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工业投资增长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全市亿元优质企业产值增长9%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左乐民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做好三个专项规划,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好工业“十四五”专项规划。在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两个大提升”战略目标总体框架下,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做好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做好专业园区规划建设。按照“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国际食品名城建设、“三链同构”、“六个打通”初步谋划17个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着力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店”“精品店”,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培育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影响力。做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全省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围绕十大新兴产业链的打造,充分发挥我市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争取纳入全省产业链体系。
实施五项重点工程,保持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实施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工程。以漯河食品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重点,着力打造检验检测、公共研发、质量提升和标准化体系、食品云等四大产业创新平台,为全市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实施食品产业生态培育工程。坚持以“三链同构”为引领,深入实施“食品+”工程,以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以创新发展提升价值链、以融合发展打造供应链,着力贯通食品产业与装备制造、造纸、生物医药、盐化工、物流、动物饲料等产业,不断壮大“制造”规模、提升“智造”能力、提高“质造”水平,推动食品产业向规模化、数字化、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致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建设国际食品名城。持续实施工业重点企业“倍增工程”。在科技研发、政策兑现、人才引进、土地保障、资金奖补、贴身服务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以工业项目建设为载体,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力争2021年全市“倍增工程”企业达到35家。实施亿元优质企业培育工程。深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确定100家左右优质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常态化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活动,针对性做好亿元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专业化集群,力争2021年,全市100家亿元重点培育企业工业产值增长9%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增长10%以上。深入实施“三大改造”工程。高起点谋划重点工业项目,以“三大改造”为主要途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力争2021年推动200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00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300亿元以上。
抓好三个机制,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深化服务企业周例会制度。围绕培育“1+8+N”产业体系目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大问题收集协调和跟踪督查力度,确保问题高效解决。坚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制度。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协调,强化对工业运行总体监测分析、对亿元培育企业和产业链企业的全方位监测,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共性问题和经济形势变化,多措并举做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能源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工业经济督导考评机制。重点考核各县区、各部门推动工业发展情况,评价各行业重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和发展变化情况,引导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