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新时代新农民新画卷”河南省舞阳农民画展在省美术馆开展,一股股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网络上,“舞阳农民画画得真不赖”也登上了同城热搜。出自农民之手的画作为何登上大雅之堂并受到追捧?本报记者为此走进舞阳县部分乡村进行了采访。
5月23日上午,舞阳县九街镇九龙大道路西的一间教室里,40多名学生正聚精会神地绘丹描青,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名中年人正穿梭指点。
老人名叫胡庆春,74岁。中年人是他的儿子胡浩生。父子俩都是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胡庆春创作的农民画《中国日子呱呱叫》,被陈列在中国驻美大使馆里,“向世界人民昭示着‘中国日子呱呱叫’。”老人骄傲地说。
后来,老人将手艺传给了儿子胡浩生,儿子又教给了孙子胡程喜,农民画在祖孙三代身上得到完美传承。今年10岁的胡程喜目前已掌握了美术绘画的基本技巧。他告诉记者:“爷爷经常指导我画画,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画家,创作更多反映农村生活的好作品。”
在胡岗村村室旁边,几位农民画家集资修建了一个农民画院,画院里汇集了舞阳县60多位农民画家上百幅作品。农闲时节,胡振亚、胡国顺、胡军喜等十余名农民画家一人一间画室,精心创作、彼此切磋。“从事农民画是我们的吃饭手艺,也是我们这辈子最引以为豪的事业。”胡军喜说。
舞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舞阳县已将农民画作为乡土教材纳入中小学课程。同时,他们还通过举办农民画创作培训班等形式,吸纳更多绘画爱好者从事农民画创作。
1958年,“人人做诗人、个个当画家”的口号风靡舞阳县。“那时我们这些农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许多人放下锄头就拿起画笔开始画,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用最简单的图案表现出来。”舞阳县农民画家协会主席张新亮说。
在张新亮等人的推动下,舞阳农民画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保护名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等。
1988年2月,舞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13年,在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中,149幅舞阳农民画被选取并制作成各类公益作品。
专家学者在评价这些画时,都称画作中虽然处处透着“泥土味儿”,却让人感到质朴美好——这就是农民画的魅力。
从2011年开始,舞阳县每年都要拿出不低于50万元的资金扶持农民画发展壮大,相继成立了河南舞阳农民画创作基地和舞阳农民画院,引导农民画向产业化、市场化健康发展。
舞阳农民画院院长周松晓介绍,每一幅农民画都是原创,很难被复制,基本上都被当作收藏品来收藏。虽然农民画在进行市场化运作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市场化前景光明。
在舞阳县,不仅有在广袤乡村激情创作的农民画家,还有十几家专业的农民画经纪公司。“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十多个网上订单,大多是点名问我们要画家原创作品的。”舞阳县一家农民画经纪公司负责人杨凤山说。
“每个月差不多能接到五六家经纪公司下的订单。”胡浩生成名之后,和父亲在家里开办了两所美术培训学校,还从事农村墙体绘画、裱画等工作,每年收入20多万元。
舞阳县委书记王彦民介绍,舞阳县将积极探索农民画与研学体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新路径,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衍生产品,着力在传播运营、传承创新上下功夫,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据《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