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郾城区坚持优质化、亲情化、便捷化、精细化服务,创新举措,统筹联动,持续推动“四个服务”效能和水平大提升。
亲情化服务企业。健全推行服务企业周例会制度,定期研究会商,现场调研督办,全程跟踪服务,倾心帮助企业。围绕小微企业孵化园,提供征地、施工、环保等十多项相关手续“一条龙”服务,让企业安装生产设备后即可运行投产。将企业注册登记等各类办理事项,集中整合在“一站式开办专区”,实现窗口“串并联”无缝对接。对区级审批的项目,审批时限均在法定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压缩三分之二,诚心快办审批。推行“企业特派员”制度,派驻21名政治素质过硬、执行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企业特派员”,进驻全区47家重点企业,点对点、全方位热心上门服务。创新推行服务企业座谈会机制,坚持每月面对面与企业沟通交流一到两次,现场答疑解难,暖心指导企业。
优质化服务项目。建机制,加强科学调度。建立联系人分包上门、电话微信常联系、周例会等工作机制,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局牵头,发改、工信等部门统筹联动,为工程项目提供高效服务。疏堵点,加快推进速度。对拟开工项目,明确责任部门全程跟进,及时解决影响项目开工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投产、早建成、早受益。2021年,郾城区共承担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0个,目前新开工项目15个,推进迅速、态势良好。
便捷化服务基层。完善服务设施。投资3.9亿元,用于嫩江路小学等3所学校建设,16个老旧小区提质改造,10所村级卫生室建设等18项民生实事。提升服务效能。持续开展“百名局长坐窗口服务体验日”活动,利用“互联网+”便捷服务,推动实体大厅和网上大厅深度融合,初步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零距离”政务服务模式,让更多事项“网上办”“移动办”“指尖办”。三年来,办件按时完结率99.97%,稳居全市第一。创新服务模式。全区划分为716个网格,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医疗卫生、民事代办等民生民计问题,充分利用“小网格”,做好服务“大文章”。
精细化服务群众。细处着手,落实为民行动。倡导全区党员干部每周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把为民服务落实在解决群众身边小问题的行动上。科技帮扶,促进农民增收。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76万元。组织30名农业技术人员成立农业技术指导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教授指导,统防统治病虫害麦田46万亩。援助帮扶,助力务工就业。开展“春风送暖”援助活动,发布招聘用工信息310条,发放奖补资金、创业贷款645万元,帮助1300多人解决就业难题。延时服务,减轻家长负担。1135名小学教师积极参与课后延时辅导服务活动,妥善解决校外课后辅导乱象问题,受益学生2万多名。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