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淮水清,淮畔绿,林绿水美喜煞人。连日来,记者沿信阳境内360余公里的淮河干流蜿蜒东行,只见河道两岸郁郁葱葱,廊道绿化渐成规模,“政府要绿、企业得利、群众受益”的综合治理效益日益显现。
罗山县高店乡浉淮村与高道村1500多亩的淮河滩区,被分片种上了桂花、银杏、红枫、紫玉兰、金丝槐等40多种林果苗木,林下套种的花生长势正旺,兴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罗理正带着管护人员灌溉除草。
“现在这里河清了,林绿了,环境美了,全村52户贫困户全部从中受益,生态修复、绿化造林、脱贫发展等一举多得。”8月17日,站在幼树成林的淮河岸边,浉淮村党支部书记雷龙高兴地说。
然而,一年多前,这里河滩千疮百孔,道路被拉砂重车压垮,动辄尘土飞扬,周边群众苦不堪言。
去年5月,信阳淮河干流全线禁止采砂,砂场被取缔,河道生态修复随之展开。高店乡沿淮林场与两位造林大户聘请专业团队,规划建设起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生态综合体。
生态引领,多方受益,群众踊跃参与。在息县龙湖街道办事处新铺社区淮河段,造林大户王建流转了680多亩滩地,种上了水杉、青桐、柳树等树种。当地政府通过补助地租,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廊道建设。息县“创森办”副主任黄魁介绍,仅这一片沿淮滩区,就有五六个像王建这样的造林大户。“五年规划我们有望三年完成!”黄魁自信地说。
按照“政府引导、多方筹资、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思路,信阳市掀起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热潮,各地多种造林主体联手播绿,共护淮河。如今,从出山店水库大坝往下淮河流经的县区,上千亩的新造林基地处处透绿。淮滨县张庄乡九里村猪拱城排灌站淮河段,河南治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结合田园综合体打造,正在淮河滩上规划建设3000多亩的湿地公园,实现生态农业开发与生态廊道建设一体发展。
河中百舸争流,滩上新树披绿。“至今,信阳已完成淮河干支流水系廊道绿化487.2公里10万余亩,其中淮干廊道绿化总长达131.9公里,造林6.3万亩。”信阳市林业和茶产业局局长肖国平告诉记者。
淮滨县谷堆乡栗园村淮河滩上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内,新栽的树木横成排、竖成列,不同园区还竖着醒目的标牌,仿佛列队等待检阅、守护淮河安澜的“生态尖兵”。该园负责人吴建友是退伍军人,他边走边介绍:新造林有桂花、红枫、黄玉兰等十多个树种,林下种有花生、南瓜、猫爪草,林中散养着鸡、鸭、鹅。
“‘打造淮河绿色走廊,筑牢淮河生态屏障,奏响绿色发展交响曲’,我们呀,都在围绕这个目标,奋力奔跑呢。”淮河滩上笑声朗朗,吴建友黑红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