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天也离不开玉米” ——记著名玉米育种家、河南鹤壁市农科院原院长程相文

来源: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9-09-02 08:34:47

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以及标注来源为《漯河日报》、《漯河晚报》的所有稿件,其版权均归漯河日报社所有,未经漯河日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如需授权,请致电:0395-5616809。

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程相文研究员在试验田观察玉米长势。 本报记者 乔金亮摄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他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获49项科技成果奖,其中,“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选育的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270多亿元。他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并获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称号。他就是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河南鹤壁市农科院原院长程相文。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育种“候鸟”最专一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是程相文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我每天干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看的是玉米,我一天也离不开玉米。”这是程相文常跟人说的一句话。在半个多世纪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坚守着“三个一”: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扎根一个地方,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一个单位就是农科院,一个地方就是浚县,一件事就是玉米育种。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1963年7月,河南中牟农校大专毕业的程相文,被分配到河南鹤壁市浚县农业局原种场。当时,玉米亩产仅百十斤,在钜桥镇邢庄村,乡亲们手捧着干瘪的玉米粒问他,能不能想个法子一亩地多打几十斤,“黄窝头也得让娃们吃饱啊”。从那时起,程相文就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倾注到玉米育种上。虽然他工作的地方几易其名,从浚县农业局原种场改名浚县农科所再改名鹤壁市农科院,但他一直从事玉米育种。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玉米育种工作涉及遗传、土壤、栽培等多个学科。选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很多育种材料通过成千次的组合、鉴定、杂交,历时多年才可能成功。为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程相文像候鸟一样在河南与海南的玉米试验田间往返了50多年。1964年秋,程相文扛着几十斤玉米种子,第一次踏上赴海南南繁育种之路,汽车、火车、渡船、徒步,12天后他到达海南三亚南繁基地。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早期南繁育种极其艰苦,没有椰风海韵,只有满眼荒凉。当时海南并不发达,农村条件更差,没通电,没有自来水。在南繁育种,程相文借住老乡家里,白天下地工作,晚上就着煤油灯查找阅读科技资料,统计育种数据。别人常常一年换一个农户家住,而他在一户人家住了17年,在另一户住了22年,与农户结下了深厚友情。随着当地人对他的称呼从“小程”到“老程”,他也由风华正茂的小伙变成了鬓发染霜的老人。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三亚的烈日下,高大的玉米植株令身处其中的人备受煎熬。授粉是育种的关键,而花粉存活时间仅有6个小时,正午时候是最佳时间。今年4月,记者在南繁育种基地采访程相文时,他正忙着授粉,吃住都在玉米地边搭建的简易房里。这时的三亚地表温度40多摄氏度,程相文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授粉、套袋、挂牌。整个过程,人没法站直,也不能坐着,只能弯着腰进行。这种体力消耗,即便是年轻人也难以承受,他却习以为常。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在很多人眼里,海南是享受生活的胜地;而对于程相文,海南是科研工作的天堂。从1964年开始,程相文每年有半年时间在海南繁育玉米种子。连续50多年的春节他都是在海南的玉米田里度过的。2008年,程相文获评“感动中原”年度人物,组委会在颁奖词中这样描述:“40余载候鸟人生路殊为不易,数十亿元的巨大收益更非寻常,天下粮仓的历史上,南有袁隆平,北有程相文。”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父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玉米地里度过的,家里天大的事比起玉米地也是芝麻小事。他总说,他一天都离不开他的玉米,只要农民能增收,做什么都值得。”说起父亲,程相文的女儿程新建五味杂陈。父亲的形象在她心目中既陌生又亲切,既高大伟岸又难以理解。父母和爱人去世的时候,程相文都在异乡的玉米地里。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谦虚慷慨诚可贵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在与玉米打交道的半个世纪里,程相文不是没有机会走出玉米地。上世纪80年代初,浚县政府换届选举,组织上提议程相文为副县长候选人,他推辞了。1984年,省有关科研单位想调他去,征求意见时,他谢绝了。1988年,上级组织部门决定任命他为市里一个科研单位的副处级领导,又被他借故辞掉了。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多年来,很多人劝程相文早点离开公家的科研院所,凭借自己的成果和技术单干,可以挣大钱,他却不为所动。在他的带领下,鹤壁市农科院(浚县农科所)从“一枚公章、一间房、三个人”,发展到拥有资产上千万元,集科研、繁育、生产、农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增加到近百人。他领衔的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造了县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纪录。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谦虚和实在是程相文给人的印象。1988年,他被评为副研究员。后来,上级组织认为他的科研成果完全符合申报研究员的条件,通知他申报。当时正在海南育种的程相文对上级领导说:“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够多了,待遇够高了,我个人认为眼下条件不够,等再育出两个玉米良种,我再申报。那样,我心里踏实些。”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简朴和慷慨中诠释着人格的崇高。按照国家规定,通过新品种研发,程相文累计应得数百万元奖金,但他没有用于个人享受,而是把钱全部用在了农科院的科研和建设上。2004年,程相文获得市政府科技突出贡献奖,他把5万元奖金全拿出来为每间职工宿舍添置一台电视,还给新来的职工购置炊具。2016年,程相文卸任农科院院长职务时,把自己的全部育种材料都交给了单位。搞育种的人都知道,育种材料是最宝贵的科研资源,是轻易不给别人的。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功臣总会被时代认可。1992年,程相文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他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2013年,他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4年,他获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称号……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追求良种为农民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在鹤壁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展示厅里,一个个木碗中盛满了金黄的玉米种子。大厅中央巨大的碗里盛着玉米品种“浚单20”。这是程相文历经19年努力培育出来的,适合密植、耐旱、产量高。2005年秋,“浚单20”经国家专家组现场实打验收,平均亩产为1006.85公斤,首次实现夏玉米亩产超1吨,业内称其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2010年,该品种在全国推广到4700万亩,目前已成为黄淮海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老百姓能多打粮食,我比什么都高兴。”程相文还记得农民用他第一年从海南带回的杂交玉米种子种植后,亩产实现了翻番。谈到程相文,浚县邢庄村村民邢玉良激动地说,“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这是他送给程院长锦旗上的话,更是全国千千万万农民的心里话。黄淮海地区的广大农村普遍反映,用了程相文培育的玉米种子,不仅增产,而且抗旱。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近年来,程相文始终站在玉米育种和高产攻关领域的科研前沿,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积极推进品种创新,逐步提高新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和广适性。从常规育种发展到航天育种、分子育种等现代化育种手段,他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一个又一个实用的玉米新品种,首创世界夏玉米15亩、100亩、1万亩、3万亩同面积单产最高纪录。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玉米是个生命体,要感受它,了解它,就得去田间,不能只靠电脑里的报表和数字。”退休后,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程相文成立了育种工作室,他带着几个研究生继续从事玉米育种。尽管如今分子育种技术很发达,但与许多优秀育种家一样,程相文依然要去大田里验证。尽管已83岁高龄,可他仍然坚持下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民的田垄间。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年逾古稀,壮心不已。站在国家南繁科研基地的玉米试验田里,望着列兵般整齐的玉米方阵,他告诉记者,目前,黄淮海的玉米还不能按粒机收,要培育能像收小麦一样按粒机收的玉米品种。多年来,程相文内心始终有个信念,“我们有世界最丰富的种质资源,也应该有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种业,要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中国粮要用中国种”。lDw漯河名城网——最专业的漯河新闻网站,漯河门户网站,漯河新闻网,漯河名城网

责任编辑:张培娟
相关文章
  • 河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年要超全国平均水平

    2019-09-02 08:34:47

  • 心旷神怡!听这对兰考90后夫妇在国务院新闻发布厅拨弦而鸣(附视频)

    2019-09-02 08:34:47

  • 开放的河南更出彩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专场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9-09-02 08:34:47

  • 探访中原“红色地图”2|初心起航 薪火相传——探访河南首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

    2019-09-02 08: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