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见习记者张莉/文图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站在历史的长廊上回望洛阳,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武则天、李世民、隋唐时代等。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朝代更替,天下之事分分合合,洛阳始终占据古代政治的风暴中心,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9月20日,“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网络主题活动河南站首日在洛阳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令随行记者们感触颇深。70年栉风沐雨记录了时代缩影,这座曾经的“神都”已经发展成一座光芒闪耀的人气旅游城市。
洛水之阳,爱上这座古城
洛阳,古称西亳、洛邑、洛京等,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在洛阳停驻一日,来自省内外40多家媒体记者一行先后前往龙门石窟、洛邑古城、明堂天堂、应天门、九州池等多个景点,探寻古都的文化长河。作为洛阳魏唐盛世唯一留存于地面上的辉煌,龙门石窟因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迈入新时代后,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紧紧围绕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的全新定位,奋力打造龙门园区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旅融和之区”、“生态文明之区”、“宜居宜业之区、“传承创新之区”,让千年的世界文化遗产焕发出新气象。
傍晚夜色渐深,记者们游弋在洛邑古城内,传统街巷灯火通明,一步一景,人文气息浓郁,屹立千百年的文峰塔,金元城墙遗址仍可追寻,河南府文庙、四眼井等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园区中,以河洛文化为核心,古典商铺为主体的古建筑街群,集聚传统音乐、传统美术及手工艺、传统医药、曲艺民俗等非遗百态,成为了大家探寻古都洛阳文化的难忘记忆。
据悉,洛阳市多年来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标,着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洛阳旅游由“老三篇”向“新三篇”转变、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工业老王牌,焦裕禄精神在洛阳
在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上,洛阳也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确定了“重点建设、稳步推进”的城市建设方针,实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洛阳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6项选址洛阳,洛阳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当日下午,记者随行来到了位于洛阳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历经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信重工已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重型装备骨干企业,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其设计制造的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被誉为“世界自由锻造王国的皇冠”。
据悉,焦裕禄曾在这里担任车间主任,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焦裕禄精神”。中信重工通过塑立焦裕禄铜像、命名焦裕禄大道、修扩建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编印书籍《精神的路标》,以及协助拍摄电视剧《焦裕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等影视作品。厂内开设的焦裕禄事迹展览馆自2014年扩建开馆至今,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者10万余人次,成为具有突出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
经典名宴,洛阳水席流传千年
说到洛阳美食,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水席”,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在菜品上极其考究,冷热、荤素、甜咸、酸辣都能仔细品尝。当晚,媒体记者们在真不同饭店享受了一场味蕾盛宴,洛阳水席凭借超高颜值、口味丰富俘获了大家的胃,一致评价色香味俱全。
“水席整体都是酸酸辣辣的,味道真的超出想象,尤其是那个酸汤焦炸丸子特别棒。”来自中国江苏网的记者王璐瑶开心地说道。记者了解到,除了洛阳水席,“洛阳老八件”也是洛阳最富特色的古典小吃、传统美食之一,加工方法及原料从唐朝流传至今,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品种繁多,实属亲友馈赠佳品。据当地市民介绍,洛阳牡丹瓷也是游客购物赠亲友的人气MVP,它将悠久的洛阳牡丹文化与中国古老的陶瓷工艺有机融合后。因其以洛阳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牡丹为原型,用白瓷烧制牡丹花,雍容华贵,富贵吉祥,端庄典雅,美艳精致,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一日走访洛阳古城多地,记者看见了洛阳从解放之初一座民生凋敝的小城,成为如今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从当年的全国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当今全国新晋网红城市;从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到“洛阳造”征服世界之门……70年时代变迁,洛阳从文化、交通、旅游、产业等各方面持续发力,在悠悠古香中焕发出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