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近日为南阳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患者远程会诊。付莉萍摄
□河南日报记者组
“请大家都谈一谈,对这个病例有什么看法。”2月13日上午,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三位专家张国俊、许爱国和张国海查完房,就和该院各个隔离病区的医生们坐在一起,对多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
会诊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因为会诊错过午饭时间,我们已经习惯了。”专家组组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危重症学科主任张国俊说。
与此同时,在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的张晓菊、冯敏、何延忠也刚刚结束了会诊。还没顾上吃饭,专家组组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晓菊就忙着把一些关键信息记录下来。
同样的时间,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的李素云、余祖江、忽新刚同样忙得停不下来。专家组组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李素云婉拒两次之后,终于同意抽出时间跟记者聊几分钟……
不同的地点,同样的忙碌。
2月3日,省卫健委下发《关于紧急抽调专家组支援基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3个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随即奔赴17个省辖市,指导当地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火速驰援各地的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到岗后立刻携手当地的医务人员投入战斗。了解当地疫情发展情况、查看确诊患者病历、指导重症患者救治,工作“连轴转”,一刻也停不下来。
“从2月3日开始,专家组每天都会与临床医生们查看患者状况,集体会诊商讨救治方案,反复推演典型病历、深入探讨危重病情,有针对性地会诊各隔离病区的疑难杂症。”张国俊介绍,他已经是第二次来到信阳战“疫”一线了,2月2日晚刚与省卫健委领导结束对信阳市级定点收治医院——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实地考察回到郑州,省卫健委就发了《通知》,他再次赶赴信阳。
“2月3日晚,我们一到这里就和有关部门完成了对接。第二天一早就赶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本地的专家组对接,了解危重症、重症患者的情况。”李素云介绍,疫情发生后,驻马店市的医疗机构成立了多支专家组,在诊断、收治等环节一直保持着良好运转。
张晓菊也表示:“我们一般上午在南阳医专一附院会诊,下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经常忙到晚上八九点。”
忙碌归忙碌,在各项具体工作中,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绝对是忙而不乱、耐心细致、有条不紊。
张国俊告诉记者:“专家临床指导,需要对症下药。专家组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体到如何用药,细致到呼吸机参数的调整、患者的营养搭配、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的管理治疗,在保证及时见效地救治患者的同时,更手把手地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救治水平。”
“首先要确保危重和重症患者的治疗,争取这部分患者的稳定好转。”李素云介绍,“在对普通型患者的治疗中,密切监测、及时预警,尽力避免这部分患者转为重症甚至危重症。同时重视对轻症型患者的治疗,力争让他们早日出院。”
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的指导范围,并不局限在市级定点医院,而是对各省辖市的全覆盖。
“2月5日,光山县确诊病例增多,我们紧急赶去给予临床指导;7日,罗山县确诊病例猛增,我们又赶去支援。我们就是省里派出的医疗救治‘救火队’,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许爱国一脸疲惫地说。
李素云则介绍,派驻马店专家组除了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指导救治,还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把驻马店市包括9个县在内的100多名确诊患者“过了两三遍”。
“主要是看片子、看检查结果、看医嘱,跟主管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重点区域是隔天一过,有的已经过了4遍了。”李素云说。
在专家组的救治指导中,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专家组成员张国海介绍:“已经有多名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中医药方剂也应用到临床中,收效很好。”
李素云也表示:“我们在救治过程中很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每天午饭时间和晚上,我都会给患者开中药。”
战“疫”前线,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危急关头,各省级医疗机构成为随时为专家组提供支援的强大后盾。
2月9日晚,信阳两名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急需ECMO,但仅有的一台正在使用中。郑大一附院院长刘章锁接到专家组求助后,立即派2名技术人员带着两台ECMO星夜驰援,使两名危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第二天,刘章锁再次派出由多个科室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赶赴信阳,自带防护用品和药品、设备,与专家组会合,投入救治工作。
严峻的疫情面前,来自各省级医疗单位的专家与基层医务人员并肩战斗,在他们的努力下,“重症患者数量不断减少,普通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好消息不断从各地传来。
“还有很多人与我们一样别离家人,战斗在一线。只要能让患者早日康复,疫情早日云开雾散,一切付出都值得。”张晓菊说。
(河南日报记者 胡巨成 孟向东 黄晖 刘宏冰 刁良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