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河南广大党员干部把职务当成平台,就能越干越有劲儿,用自己的‘努力指数’换来地区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河南日报记者栾姗
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外贸、稳外资,稳金融——省政府新闻办连续召开7场新闻发布会,传递省委声音、回应社会关切。此举不仅为民众提供了看清“六稳”“六保”工作的“透视镜”,更彰显了政府部门阳光执政的公信力。
“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经济形势,我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六稳”“六保”要求落实,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进中蓄势,保底线更要赢未来。“河南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更传递出一个清晰而有力的信号:上下同欲者胜。
1
底线与高线的“思维链”
仲夏的河南骄阳似火,同样火热的,是孟津县的一家“返乡工厂”。生产线前,身穿制服的刘继红、金海霞夫妇逐一焊接汽车零配件,电光石火间快速完成。孟津县的“返乡工厂”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端牢“饭碗”。
就业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居“六稳”和“六保”之首。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六稳”和“六保”是统一互补的,“六稳”是高线,“六保”是底线。
坚守“六保”底线,河南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织好66万应届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的“经线”,织密农民工群体就业的“纬线”,兜牢困难群体就业的“底线”,多策并举打造“稳就业生态”;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中小微企业投资“难点”,普惠金融和减税降费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堵点”,留住千万市场主体这座“青山”;发挥1亿人口的内需市场优势,稳链、补链、强链,全面实施链长制架起产业“通途”……一连串重磅举措加速落地,河南正以清晰有力的实践与行动,奋力答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复苏这份答卷。
追求“六稳”高线,河南坚持目标导向,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我省着力夯实“稳投资”的基础,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全面复工开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实现消费回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稳外资稳外贸,积极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河南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改善状态,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
“从链式思维看‘六稳’‘六保’,有一条保产业链供应链——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的工作主线,通过这条工作主线,带动消费、投资、出口,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河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说。
2
发展与民生的“联名IP”
“六保”更贴近“保民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六稳”更贴近“抓发展”,展现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懈追求。干部担当作为与“六稳”“六保”密切相关,实干是贯通发展与民生的“联名IP”。
——作风在线,“干事业好比钉钉子”。
河南扛稳“保粮食能源安全”的责任,党员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钉牢一颗钉子再钉下一颗。保口粮安全,我省小麦种植面积连续5年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今年夏粮又获丰收;保工业“口粮”,青电入豫工程启动送电,每年400亿千瓦时来自青海的清洁能源,通过1587公里的“电力天路”,源源不断送往中原大地。
——角色在线,“麦穗俯得越低,分量就越重”。
人口大省、县域数量多、基层“吃饭财政”特征明显,是河南“保基层运转”的瓶颈和难题。政府要过“紧日子”,基层要闯“活路子”。党员干部干基层工作要像成熟的麦穗那样,沉下心、俯下身,真心实意又有能力为人民服务,带领群众从“吃饭财政”迈向“发展财政”,让财政资金更多用于投资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变。
——本领在线,“磨刀不误砍柴工”。
受疫情影响,一家企业能否复工复产,不仅取决于自身实际,更受制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咬合”。许昌、安阳等地纷纷实行“链长制”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引导政府管理思路从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转变,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与本领,实现制造业“从链到圈”进阶。
“六稳”“六保”是一场大考,考验的是党员干部是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工作岗位作为干事创业、造福群众的平台,让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省社科院院长谷建全说:“只要河南广大党员干部把职务当成平台,就能越干越有劲儿,用自己的‘努力指数’换来地区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3
危机与新机的“转化器”
经济“下半场”已开启,把握“保”“稳”“进”“蓄”层层递进、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河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大逻辑,也是河南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方法论。
“保”的实质是保民生、保经济安全,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河南保防疫底线不松懈、保脱贫成果迎决战、保就业固民生之本、保粮丰农稳天下安,在逐项解扣、应对危机中下好先手棋。
“稳”的实质是经济运行恢复到合理区间,为各项工作提供良好宏观环境。河南做到“心中有数”,“三驾马车”齐发力稳住根基,一“链”飞架上下游稳住支撑,“民生三感”实打实稳住势头,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进”的实质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南以转型升级为进添动力、以创新发展为进提能力、以改革开放为进增活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作为。
“蓄”的实质在弥补短板做增量,战胜眼前困难。河南提升基础能力蓄势、强化创新驱动蓄能、生态文明建设蓄力,谋求新突破、赢得新优势。
回望河南的经济发展,把握好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辩证关系,是永恒的发展课题。
危中寻机,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弘扬首创精神。这次疫情对河南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和影响,但也带来了新契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在线消费、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内需市场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化危为机,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又要发扬进取精神。“稳”和“进”,体现了守底线和开新局的辩证统一,以稳中求进应对稳中有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简单重复过去的老路,而是要破解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靠改革开放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越是艰险越向前,保底线,决战决胜;赢未来,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