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汇区顺河街街道泰中社区有这样一对夫妻,邻居们提起来都竖起大拇指直夸孝顺,他们就是王茁和高军亚夫妇。
3月12日,记者来到市区短工市街85号王茁家时,他刚买菜回来。妻子高军亚正坐在沙发上陪83岁的父亲聊天。
2000年,王茁母亲患帕金森综合征,父亲患上脑梗和糖尿病,王茁毫不犹豫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2015年,王茁母亲突发脑中风去世,这给他们一家人带来很大打击。为让家人尽快走出悲痛的阴影,不善表达的王茁强忍悲痛,陪伴着父亲,安慰着妻子。
王茁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又确诊为尿毒症,本来就拮据的家庭又一次深陷困境。面对接踵而来的灾难,夫妻俩用行动证明“久病床前有孝子”。
“父亲确诊尿毒症后,每周要陪他去医院做三四次透析,家里离不开人。”王茁说,2017年至今,他闲时在外打零工补贴家用,没活儿时和妻子一起在家照顾父亲。父母只有他和哥哥两个孩子,哥哥常年在广州打工,这么多年,父母都是靠他们夫妻二人照顾。
“多亏俺孩儿和儿媳妇精心照顾,要不然,我的身体没有那么快康复。”83岁的王栓柱说,儿子、儿媳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从来没说过难听的话。
高军亚告诉记者:“父亲吃食物很讲究。我每天查手机,看吃什么好就学着做,喂给父亲。一周三四次透析,每次4个多小时,中间需要一次加餐,透析室外离不开人。”
去年8月,王栓柱病发住进了ICU,不到两个星期瘦了20斤,病情危急。医院当时下了病危通知书,夫妻俩就把老人接回了家。“当时父亲只剩下一口气儿了。”说这话时,王茁眼中满是泪水。他和妻子轮换伺候父亲,每日擦洗、喂饭,在床边没日没夜地守了一周多,父亲身体渐渐好转。王栓柱说:“从医院回来,体重只剩70多斤,我是透析室里年纪最大的。我能活到现在,多亏俺孩儿和儿媳妇的照顾啊!”
王茁告诉记者,军人出身的父亲意志一直很坚强。在交谈中,记者得知王茁的女儿王梦琦刚通过今年研究生复试。他和妻子表示,再苦再累,也要供女儿读书,也会全力把父亲照顾好。
漯河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净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