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4月14日16时20分,巨陵镇中心小学响起了放学铃声,6年级学生冯翔宇收拾好书包走出教室,没有直奔家里,而是和几名同学一起去了教学楼三楼书法室,志愿者老师王芳芳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在等他们。因为喜欢书法,冯翔宇每天放学后就去跟老师学习,如今已经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了。
该校教学楼3楼9间教室是巨陵村的“放学娃之家”,有舞蹈、音乐、书法等才艺班,还有作业辅导班、课外书籍阅读班。孩子们下午放学后,可以在志愿者老师带领下留在学校学才艺、写作业、做游戏。
这种专门为农村儿童服务的“放学娃之家”,如今在临颍县已建了45家,受益学生2000余人。今年3月份,“放学娃之家”项目成为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谈起“放学娃之家”项目,临颍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张俊锋如数家珍。去年,临颍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深入乡村调研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力不从心,孩子放学后没人辅导作业,心理健康状况也得不到及时关注。
了解这一情况后,临颍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教育局等,整合乡村学校少年宫、“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公共资源,实施“放学娃之家”志愿服务项目。“放学娃之家”设置游戏区、学习区、室外活动区等,由在校老师、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志愿者。
每天下午放学后,把需要辅导作业、想要学习才艺、暂时无人看护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由志愿者老师统一带领至“放学娃之家”,进行一个小时的辅导教育。
在油坊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放学娃之家”,墙上挂着一张周计划表:周一手工制作、周二绘画、周三游戏……书架上摆放着《白雪公主小剧团》《四个调皮蛋》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4月14日下午放学之后,志愿者老师陈晓丽带着学生们来到这里。孩子们拿出书本写作业。
“17除以7等于7?是不是没有认真看题?”“你这样握笔是不行的,来,把笔给老师。”陈晓丽走到孩子们中间,认真辅导他们的家庭作业。
在巨陵镇中心小学,“放学娃之家”还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才艺的机会。每天放学后,校园里能闻到翰墨的香味儿,听到优美的乐器演奏、琅琅书声,看到曼妙的舞姿、精美的画作……
当天17时许,记者在巨陵村的“放学娃之家”看到,十几名学生正在跟着史彤彤老师学舞蹈。“宝贝,手放错位置了。”“胳膊摇摆的时候 ,身体不要动。”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舞动着身体。“我从小就喜欢跳舞,以前不知道去哪儿学。后来学校有了舞蹈班,我终于实现了学跳舞的梦想。”今年10岁的段佳琦告诉记者,她已经跟着老师学了两年民族舞。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放学后跟着老师学舞蹈 。
提起“放学娃之家”,孩子们露出甜美的笑容,家长们则赞不绝口。
今年54岁的王双玲是油坊陈村人,儿子、儿媳妇都在山东打工,8岁的小孙女跟着她生活。
“我不识字,知道没文化的苦恼,更知道读书学习有多重要。原来俺孙女很贪玩,不写作业,我干着急却使不上劲。”王双玲说,自从村里有了“放学娃之家”,她的小孙女每天放学都跟着老师写作业,学习进步了,也喜欢读书了。
“自从跟着老师学画画后,孩子变得自信了、爱学习了。这是她今天画的菠萝,看着真像。”在巨陵村,一名看到孩子当天书画作品的家长自豪地说。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放学娃之家’为老百姓解决了家里最重要、最难办的事,建得真好。”对于“放学娃之家”,群众打心眼里觉得好。
“放学娃之家”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既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又帮助农村儿童解决了放学后作业没人辅导、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的实际困难,让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社会的温情。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全县3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推进‘放学娃之家’建设,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深做实。”该项目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