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党教育了我、培养了我,党的恩情我永远忘不了。”何长江1969年入党,已在党52年了。他历经坎坷却始终坚守初心,艰苦奋斗,为民服务,退休后更是献身公益,温暖、感染着身边的人。
何长江住在燕山北路燕林苑小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年轻时的坎坷经历。1943年,何长江在南阳出生,家庭十分贫困。在他懂事后,家里人陆续患病,因为没钱医治,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我老家在漯河,父母在我出生前逃荒到南阳。”何长江告诉记者,家人去世后,他一直独自生活,直至1968年参军。
在何长江的童年记忆中,全家人都是衣衫褴褛,不曾吃过一顿饱饭。家人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更是艰难。参军后,何长江把部队当成了家。196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人的时候,心里没着没落,入党以后,感觉有了依靠,心里踏实多了。”何长江说。
何长江一直想要回到家乡。1971年退伍后,他专程回到老家范庄村探望。“我们一家人离开家乡多年,在老家除了几房亲戚,既没房也没地,要落户很难。幸亏当时本家一位叔叔何富昌收留了我。没过多久,我又认识了现在的老伴,结了婚,安了家。”何长江说,从孑然一身到成家立业,从食不果腹到不愁吃穿,是党组织给了他许多温暖和力量,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入党后,何长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部队时,他经常和战友一起帮驻地附近的老百姓挑粪、播种、割麦等;退伍后,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家里孝顺长辈。收留何长江的何富昌家中经济条件不好,还有病人,何长江加入这个家庭后,成了家中的顶梁柱。1971年至1978年,何长江在外地工作,每月发工资,就立刻寄往家中。有一年何富昌生病,他就守在床前伺候,与亲生儿子没有两样。
1978年,何长江回到漯河,在漯河车辆总厂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坚持参加党组织活动,一次都没有落下过。2002年退休后,有较多空闲时间的他和村里其他几位党员组成义务巡逻队,每天晚上到村里巡逻,保护村民的安全。“我们巡逻的时候,把关比较严,看到陌生人,都会仔细盘问。既然做这件事情了,就要把它做好,守好治安关。”何长江说。
2006年左右,为了修黄河东路,何长江家所在的村子范庄村进行拆迁。何长江住在村西头,是全村第一个迁走的。“住了这么多年,心里肯定不舍得。但修黄河路是为大家好,我是党员,不能拉后腿。”何长江说。不仅自己积极响应,何长江还帮助村委会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遇到村民不理解、不配合拆迁的,何长江就多次到家中劝说、协调,同时宣传拆迁政策,协助村里做好拆迁工作。
多年来,何长江发挥余热,为村里的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受到了村民的尊敬。很多村民家中有事,都会请他帮忙。何长江也总是不遗余力,尽量做到让人家满意。范庄村拆迁后,部分村民搬到燕林苑小区居住,何长江也住在这个小区。前段时间,小区有一对夫妻闹矛盾,常常大吵大闹。何长江知道后,积极为小两口协调,帮助他们重归于好。
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后,范庄村积极行动,定期开展清洁家园、引导交通、文明宣传等活动,何长江每次都积极参与。他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干活细致认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长江叔在咱们村里很有威信,大家都信他。”“老叔给大家办了不少好事,是一位很有德行的长辈。”……在燕林苑小区采访时,居民们纷纷表示。听到大家对自己的夸赞,何长江说:“我是党员,给大家做点事都是应该的,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文博 见习记者 吕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