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政务记者 申华)这里是豫东粮仓,这里是交通枢纽,这里是制造创造产业之城,这里正上演着开放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交响曲……这里是商丘!9月10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商丘专场。现场视频回放>>>
在发布会前的商丘非遗展示区域,独具特色的葫芦烙画、民间布艺、多层剪纸、面塑、泥塑和栩栩如生毫发毕现的老虎画作,展示出了商丘丰富的非遗传承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葫芦烙画
面塑
泥塑
布艺
民间剪纸
“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豪迈节奏,商丘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中共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这样总结。70年来,商丘市生产总值由2.19亿元提高到2389.04亿元,增长1090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384万元提高到153.66亿元,增长644倍。改革开放40年来,商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87元增加到现在的11506元,增长13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7年的629元增加到现在的29996元,增长47倍。
“地利”:通达商丘 枢纽经济产业高效
商丘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制冷装备、工量具、农资化工、体育健康、金刚石及制品超硬材料、电子信息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竞相发展,目前,商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级高新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商丘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国家“一带一路”、“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和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也是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高铁、普铁、高速、国道在商丘呈米字型交叉,京九与陇海铁路、310与105国道、连霍与济广高速在这里交会,商合杭高铁预计年底前试运行,京雄商高铁将开工建设,商丘将成为河南省第二大高铁枢纽城市。同时,全市四级公路总里程已达2万多公里,公路密度位居全省第一。
“天时”:对外开放 不出商丘,买卖全球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丘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融入省“三区一群”战略和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全方位开放,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为进一步打响商文化品牌,商丘已连续举办七届国际华商节,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之一。近5年,全市每年引进3亿元以上的项目均超过100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国际国内500强项目均有落地,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规模、增速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总值增速等均居全省先进位次。商丘(虞城)保税物流中心去年启用以来,进驻企业66家,完成进出囗贸易额10多亿元,是我省三大保税物流中心业务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今年6月,河南民权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四部委联合批复,这是商丘市获批的第二家保税物流中心。“不出商丘,买卖全球”,逐渐由梦想变为现实。
据中共商丘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慧介绍,商丘推出放管服“3350”改革措施,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保留最少的省辖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比国家规定缩短5.5个工作日。通过改革,正在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人和”:释放民生红利 新时代共享新成果
目前,商丘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6.1%提高到2018年的43.3%,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市所辖6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市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11.51%下降到2018年的0.93%。先后涌现出“水美乡村”任庄、“文艺网红”时庄等一批美丽乡村。2017年、2018年和今年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位居全省第一位。统筹抓好大气、水环境、土壤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商丘地表饮用水源水质连续11年达标率100%,土壤污染为零。2018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8%。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让60万市民受益。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净美。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由2015年的6万多人增加到2018年的10.45万人。坚持医疗、医保、医药和医院四医联动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明显改善。组织举办“商丘好人”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商丘好人”正向“商丘人好”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