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笑雯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是个官二代,天不怕地不怕,玩世不恭,逞强斗狠,典型意义上的“问题少年”。然而,在“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运我做主”等自我精神的引领下,他走上了一条艰苦的自我革新之路。他洗心革面,彻底打败了敌人,也战胜了自己深藏“天命”的孽障,最终修成正果。哪吒的果敢、勇毅,能量满满的热血,不仅“沸腾”了我,也“沸腾”了屏前的观众。110分钟的动画诉说,让我数度摘下眼镜,擦去感动的泪水。
据媒体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超过《大圣归来》,它是继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和2003年《老板的女人》之后,导演饺子的又一部动画力作。从点映到首映,再到首周,《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直都在打破国产票房纪录,并于7月30号成功跻身“10亿票房俱乐部”席位之上。
看了这部电影,我有诸多收获。
一是没有谁能够选择出生环境。成功的人,都是在适应环境和改变自我中生存。动画片中,因太乙真人的粗心大意,致使本应该投胎为哪吒的灵珠,被申公豹强行替换成魔丸。只有灵珠标签而没有灵珠内容的哪吒,一出生便带着“妖怪”的印记,不严加约束便会危害人间。事实即如此,哪吒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收获百姓异样的眼神。他欢欢喜喜交朋友,得到的却是心灵的伤害。他想认真当回英雄,换回的却是鄙夷和不信任,以致做了好事还被人们误会,遭人追打,连好事的受益者——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也被迫淹没在人海中。“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影片中,太乙真人的肺腑之言,说出了生活中几乎人人知道的“秘密”,可见人的劣根性是多么深。它足以让“浪子回头金不换”成为虚情假意的代言。
二是成功从来都不是误打误撞得来的,而是选定了目标,努力拼搏的结果。故事从哪吒懂事开始,一点善意的火星,立马就会点燃哪吒爱的火焰。比如他在海边邂逅敖丙,直率的脾性被单纯善良的敖丙吸引,和他踢毽子、玩耍,并约定好下次的见面时间,为此哪吒向善的因子逐渐显露。再比如哪吒的父亲为了拯救哪吒,欺骗他之所以被人害怕,是因为他是灵珠所以天生力大无穷。哪吒使命感觉醒,拜太乙真人为师,立志学到功夫当英雄,就如饥似渴,恨不得一下子把功夫全学到手,铲除妖孽,让百姓刮目相看。虽说事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哪吒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我就是灵珠,我应该保护百姓,而不是让百姓讨厌,成为没有朋友的妖怪。
三是前进的路上,曲折也是风景,经历也是阅历。剧中最大的冲突,要数哪吒凭借自身武功勇斗敖丙那一场。事前,申公豹从中作祟,把哪吒真实的身世透露给他,让他彻底入魔,并以此坚信父亲之所以哄骗他是灵珠,是为了保全陈塘关总兵的名誉,为的就是使李靖父子对立,百姓遭殃,如此,敖丙才可顺理成章救了百姓而一跃成神。依哪吒的性子,听了申公豹的话,不加分析就急火攻心,同时也为事后哪吒巨大的懊悔做了铺垫。
四是人生的路上,有爱的人相帮相扶,生活会幸福很多。哪吒的出世,性情的阴面和阳面共处一体,但又时时分离,这一切,都是腹厚心黑的申公豹作恶的“典范”。其中的哪吒,懵懵懂懂,感同身受,自己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却又不得不接受这种结果,还要承担“问题孩子”的非议和苦恼,以至于闯下大祸。这使我想起几年前一个朋友给我讲的故事:罗马官兵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耶稣为他们祈祷:父啊, 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好在,哪吒有个不善表达却沉稳内敛的父亲,有个虽然唠叨却乐观开朗的母亲,正是这种典型的善良的传统三口之家,在处处包容和支撑着哪吒反叛“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的根源。“他是我儿,我就是一家家的跪,也要把人都请来。”在哪吒父亲李靖的眼中,哪吒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就是父亲的儿子,学习不好,很不听话,仪容不尊贵大方。而李靖,就是儿子的父亲,此时的他,不是有头有脸的官员,而是千千万万个善良忠厚的父亲的代表。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内心里,都会有个“魔丸”吧?若不时时看管打点抚慰,它就会跑出来害人。这个“魔丸”,就是人自身的“欲望”。“不能全部放开,会失控”——哪吒对乾坤圈的适度控制,使他有了强大的力量以及清醒的目标。若欲望控制得适度,就会有价值感,甚至升华为美感,但如果像野草一样任其疯长,势必会只挂叶子不结果,到头来凄凉退场。所以,“吾日三省吾身”,定期开展“除草行动”,剔除心灵上的杂草、歪草,保持幼苗健康茁壮生长,就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程。
当然,“革新”毕竟是共同事业,应该全社会共同努力,而不是哪吒等少数人在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