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前,城中随处可见书报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近年来已鲜见书报亭的影子。对此,有人感慨,有人惋惜,有人呼唤,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孙幸福:因为工作关系,我去过不少地方。无论到哪个城市,我最喜欢逛的都是书店和集贸市场,因为这是人们过日子少不了的,是为脑子、为肚子提供营养的地方。从书店的规模和市场上的品种,基本上可以看出这里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而书报亭或许可以算是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小窗口”。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京都还是省城车站、商厦和繁华路口,经常能看见仅有几平方米的小亭子间,琳琅满目地挂(摆)着报刊,间或还有香烟和矿泉水等,不仅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便利,还可以给过往行人提供问路的方便。上个月,我到常去的报亭买《特别关注》,摊主说:“这杂志不再进了,因为接到上级通知,七月底前全市的报亭都要拆除。”我没有走遍全市去查看,但进入八月以后,我所知道的那些熟悉的书报亭果然都没有了。不能说书报亭多了,这个城市就多了文化味儿,当然更不能说没有书报亭,就显得这个城市有文化味儿,但不知道有关部门取缔书报亭的理由是什么?真怀念那小小的书报亭,那无数次给我提供阅读快乐的地方。
■李伟锋: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和文明指数,书报亭是除图书馆、书店、农家书屋外,城镇文明的又一个载体,是城市街头的一缕墨香。书报亭为什么会日益减少?个人认为:一是书报亭模式机械、僵化、不够时尚,传统读者群消散。二是新媒体受众不屑一顾,城市土地寸土寸金,责权分离。三是老旧的书报亭或空或关,新的书报亭用地审批又受多部门管理,以致书报亭可用率下降。为留住街头书香,建议市区设立公益性的“城市书屋”代替“书报亭”,根据书屋规模,每个书屋招聘若干名懂图书的管理员进行管理、服务,也可由专业的社会志愿者管理。
■侯世民:说起书报亭来,我心里有无限的眷恋。念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去书报亭买杂志看;出差的时候,我经常在街头书报亭看当天当地的新闻。当年,很多在城市打拼的人们,通常都是在报纸上看招聘信息。记得二十年前,基本上每个公交站都会有一个书报亭,随着4G和5G时代的到来,书报亭所卖的报刊少有买主,勉强维持的,也多配以香烟、饮料、水果卖,想必是单卖书报无法生存了吧。我喜欢光顾书报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减价买一些过期的杂志,小杂志一两块钱就能买一本。可以随时看,随手丢,借出或者送人都不觉可惜。书报亭,在我心里,是一道远去的风景。
■郑曾洋: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漯河师范上学时,许多街道拐角处都有一个书报亭,《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体坛周报》《足球报》和《辽宁青年》《少年文艺》《百花园》等我喜欢看的报纸杂志分别挂在书报亭的内外,吸引着渴求知识的青少年们,可以说是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偶尔来漯河,我看到一些书报亭不仅卖书籍和报刊,还兼卖糖烟饮料之类的东西。虽然感觉有点变味,但考虑着承包书报亭的人也需要生活,仅卖书报可能真的无法维持生活所需,还能给来来往往的人们带来方便,我也就释然了。每次来漯河市区,我都要从书报亭买上一两份喜欢看的报纸。再后来,我看到街头或路口的书报亭有的无人看管,有的被转手移作他用,失去了原有功能,更多的书报亭是“铁将军”把门,关门大吉,我心里一阵心疼和失望。如今是网络时代,手拿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在看的人或已成“异类”,但我认为,我们需要书报亭,那是城市的另一种风情。
■邢德安:城市书报亭曾经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很受城市人民的欢迎,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订阅报刊,而又喜欢读报以了解国家时事和新闻的人。每当早晨或晚饭后,都会在集贸市场和公园里随时见到手拿报纸的人们,他们大多是在不占用外出办事时间的情况下顺便把报刊买来的,这种现象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十分普遍。曾记得1999年9月18日,我陪儿子去许昌师专报到,当天晚上,已是九点多钟了,我们就在离校区不远的书报亭买了一份报纸。当时,我就对书报亭有一种莫以名状的好感。我甚至认为,它对儿子日后的学习也是大有益处的。然而,不知怎的,这些年街头的书报亭越来越少了,仅存的为数不多的书报亭内,也是以零食、小吃、饮料为主,报刊则处于次要和可有可无的境地。时代在发展,新事物会取代很多老事物,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更迭,人们对书籍和报刊的需求不会减少。书报亭的逐渐消亡,让我和我们这一代人感到十分惋惜。
■柴奇伟:在漯河上师范那会儿,一到双休日,我就在路上闲逛,路边的书报亭让我大开眼界。书报亭内外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报纸杂志。正是逛书报亭的经历,让我知道了很多没有看过的书籍和报刊,如《辽宁青年》《知音》《少男少女》《青年文摘》等。后来,我师范毕业后就离开了漯河,参加工作后,一有时间,我会去县城。在县城的一些路口也有书报亭,但这些书报亭里的书籍和报刊远没有漯河市区里的品种多。这几年,我每周都会去漯河市区,但记忆中的书报亭已不见了踪影。值得欣慰的是,听朋友说在漯河的一些广场出现了读书角。前不久,我在郾城区黄河广场见到了读书角。刚一进去,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就是没有报纸杂志。我发现:有很多人在静静地看书。城市书报亭寄托了很多人美好的读书记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会渐渐销声匿迹。我想说的是,从书报亭到读书角,尽管时代变迁,但人们对读书的热情没有变。在这里,也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多建一些读书角或公益书店,让人们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为打造书香漯河打下坚实的基础。
■薛桂梅: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城市书报亭或消失,或被挪作他用,令人扼腕叹息。个人觉得,书报亭是城市的眼睛,它不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从表面看,书报亭创造出来的经济价值不如卖早点和水果大,可书报亭奉献给人们的是精神食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我建议上级部门应该为书报亭的存在买单,不然的话,书报亭单靠自身盈利,是很难维持生存的。
■李耀伍:曾几何时,伫立在城市一角的小小书报亭,是“城市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很多人习惯坐公交之前买份报纸,在公交上或站或坐,静静地阅读,让人感觉整个城市都多了一分文化的味道。就算是不买书、不买报,单单是看到那些赏心悦目的报刊,仍能产生一种精神的愉悦。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阅读纸质书报的读者逐步减少,加上城市管理者狭隘的审美取向,书报亭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相关部门要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对书报亭的建设和经营予以扶持。经营者也要在保证书报主业的前提下开展多元经营、拓展服务范围,比如开办特快揽收、电商包裹代投等业务,安装信息化终端设备,提供缴费、购票、充值、充电等服务,确保不因经济效益低而无法生存下去。就算城市空间再拥挤,也应该给书报亭留下一席之地,因为,那是我们的“文化盆景”。
■下期话题:话说共享生活
欢迎读者朋友展开讨论,最好能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字。以“姓名+文字内容”的形式,发到邮箱siying3366@163.com,我们会择优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