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霞
再读《平凡的世界》,内心还是被一种感情激荡着,汹涌如海。每一个情节都会让人心生敬畏,每一处描写都会让人唇齿留香。
孙少平,一个多么平凡的人,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但是苦难没有将这个平凡的人打倒,反倒让他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生活中的每一次苦难都让孙少平变得更加崇高起来。
当看着父辈每年的辛苦劳作,却依然在贫穷、饥饿的边缘挣扎时,无休止的贫穷如同一个无底的黑洞。站在洞底的孙少平觉得自己是不是该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因为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在朦胧中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活得那么好啊!”然而,家庭的贫穷让他不敢多想。他告诉自己要好好待在这里,但是“到外面的世界”的渴望让孙少平走出大山,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高中的生活对于他来说,仍旧是一种苦难:土得掉渣的衣服,站不到好人前;每日的“黑非洲”,他也只能等到没人之后才敢去领;刮剩在菜盆子里的菜汤,用水冲冲。但是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只有读书。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改变了在班级中的地位,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人,读书看报让他成了一个有思想道德人。“是的,他除了一天几个黑高粱面馍以外,还有什么呢?只有这些书,才能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个中学生就要开始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目前发生了些什么事,这是很可悲的……”当这些给孙少平的精神带来满足的时候,他毕业了。
不得已又回到了那个穷得让人窒息的双水村,苦难再一次向他袭来。但是他知道,一个人要活得有意思,不仅是吃好的和穿好的,还应具备许许多多他现在也不能全部说清楚的东西。这种模糊却清晰的意识让回村后当上老师的孙少平再次享受了苦难带给自己的崇高:打破父辈们之间的仇怨,去给仇家的孩子补课。然而,生活再一次把苦难推在了孙少平面前:学校停办了,怎么办?每天跟着父亲劳作的孙少平内心起了更大的波澜:“他一个人独处这天荒地老的山野,一种强烈的愿望不断从内心升起:他不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地生活一辈子!他总是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终于,他走出了大山,虽然等待他的是更加沉重的苦难,他依然可以坦然面对。因为在孙少平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努力二字——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努力!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孙少平一路走下去:去煤矿做工,给爸爸盖最好的窑,让妹妹过上更好的大学生活。也正是这种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放弃的精神,正是这种把苦难当成宝贵财富的精神,让孙少平苦难的生活之树开花了,那苦难的树、苦难的花却结出了幸福的果——他收获了甜蜜的爱情,那看似永远都不可能的爱情。他的执着与人品,赢得高干子弟田晓霞的爱。
孙少平,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直到最后他的面容被毁,还依然是普普通通: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没有别人眼里的成功。但是,他依然选择帅气地生活。
孙少平是平凡的,他的世界是平凡的。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选择了自己现在的生活,就要好好地用心过好现在的生活。但是,心中可曾有过孙少平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我们对于平凡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追求呢?对于平凡的世界,我们又要用什么样的信念去面对呢?读完《平凡的世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作者系郾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