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邢德安
“喂!卖桃的,你这桃咋卖的?”一位司机把车门打开探出头来问道。
“桃不一样,各有各的价钱。奉化水蜜桃、北京十四号红桃每斤两块,油桃每斤三块,蟠桃每斤五块,要哪说哪,买得多了优惠!”
“嗯,比在城里买便宜多了,每样来五斤!”
“好嘞!”
“不过,价钱我给你够,分量上你也要给我足!”就在桃嫂拿桃在手的时候,司机又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
“你放心,只要是在桃嫂我这儿买的桃,随便你去称,少一两我赔你十斤。俺是人硬货顶棒,卖桃不卖良心!”说着就把桃称好了。随后又说道,“不过俺劝你一句,如果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就把这奉化水蜜桃和北京十四号红桃多买点。因为,这两种桃不但味甜汁浓,而且不伤胃。而这油桃,虽然味道独特,但不如以上两种桃养人。至于这蟠桃嘛,价钱有点贵,少买点尝尝鲜也就可以了。”
司机显然是被感动了,说道:“大嫂,我在外面买东西的时候也不少,像你这样实诚的生意人还不多见。这样吧,你把那奉化水蜜桃和北京十四号红桃每样再称上五斤,油桃和蟠桃就不再退了。”说话间,桃嫂已经把桃子包装完毕,司机装桃上车满意而去了。
这是241国道舞阳县城北八公里处,公路两侧种植着大小不等的好些个桃园。眼下,新桃刚刚上市,桃农们便在公路边上卖起了桃子。由于是现摘现卖,桃子既水灵又新鲜,很受顾客欢迎,有些人专门慕名而来,所以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市场。
汽车眨眼就看不见了,而桃嫂这边却像炸开了锅,桃嫂就如同一个做错了什么事的人一样被别人数落着。左边的小翠说道:“我说桃嫂呀,你能不能别那么实在,张嘴就把最低价报了出来,你就不能多说一点?这些买桃的人都是南来北往过路的客,和咱们无亲无故互不相识,他们的钱不赚白不赚,多卖一个是一个。你还说什么买多了优惠,你优惠了人家也未必见得就领你的这份情,也没见他多给你一毛钱。再说,你卖那价钱,让我们咋卖?”
“别说了小翠,人家桃嫂的思想境界高,咱们比不了。就拿前天来说吧,无意间看错了秤,论说也正常,可人家桃嫂偏不,硬是追上人家又赔礼又退钱的,弄得好高调。我看,咱还是挪窝吧,有桃嫂在这里,她那桃不卖完,咱们谁也别想开张。”快嘴兰英说道。
“你们的桃怎么卖自己当家,我管不了你们,但我做生意有自己的原则,我卖桃,但不卖良心。”桃嫂显然生气了。
“哟!桃嫂,就这么和你开几句玩笑你还真生气了?我们不是想着都是在一块做生意的,统一价格,有钱大家赚嘛!看来,咱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你重义,我们重利,我们离你远点,省得钱的铜臭味儿把你给熏坏了。”
“这种玩笑俺开不起!大道理俺讲不来,只知道无论做什么都要讲诚信,该让人家吃一斤的,绝不能给八两。”
桃嫂,名字叫桃,既种桃又卖桃,和桃有不解之缘,因此,大伙儿都叫他桃嫂。桃嫂在娘家的时候就种桃,勤快的她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会了桃树嫁接、修剪管理的技术,出嫁后又把技术带进了婆家。眼见着她家种桃赚了钱,邻居们纷纷跟着效仿。这些年,桃嫂也成了“能人”,不停地在各家的桃园里来回跑,手把手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传给了大家。她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不光是桃树的栽培管理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为人要厚道,做生意不能太贪;当有十分利的机会时,最多只能拿七分,留下三分给别人,这样,才会有更大收益。这几年,每当她找到一个新的桃树品种,总是第一时间推荐给种植户。她说:“都是邻里乡亲的,大家都富了,我也吃不了亏。”
这就是桃嫂。
作者简介
邢德安,农民,漯河日报社水韵沙澧文艺副刊特约撰稿人,舞阳县文峰乡乔庄村人。业余喜爱文学,曾在《漯河日报》《漯河晚报》等发表习作三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