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伟
节假日,我回家探望父母。走在家乡的路上,目睹着父老乡亲的出行变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获得感便油然而生。
四通八达的出村路
乘坐回刘孟的班车,走到商桥,下了107国道,班车一路向西,进入回村的环乡路。只见水泥路面,宽阔平坦,两边的行道树高耸笔直。汽车在公路上飞驰,一会儿就到了村口。想起以前的出村路,1988年以前,村民自建的煤渣路高低不平,当时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去孟庙,晃晃悠悠的,经常怕一不留神,就会从车上摔下来。
1988年,村民集资修了柏油路,刚开始,的确让人兴奋了一阵子。自行车、行人、牛车、小拖都来凑热闹。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镇上上高中,每逢周末回家,骑上自行车,二十多分钟就能到家,真正感受到了公路的便利。但好景不长,乡间公路无人养护,在各种车辆的轮番碾压下,路面出现很多大小不一的坑,到了雨天,坑里积满了水,人们必须要睁大眼睛,以免骑车骑到深坑里,来个“人仰马翻”。坐公交车也好不到哪里去,坐在车上,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驶,就像喝醉酒的醉汉,东摇西晃,人在上面,颠簸不止,必须要抓紧扶手,以免摔倒。
2003年,镇上修了环乡路,配置了专门的养路工,维护道路。路两边种上绿草,定期修剪,保持水土,以免冲击路面。从此,路面上没坑了,骑车不用担心摔倒,坐车不再颠簸了。听村干部讲,这是国家搞的村村通工程,由国家拨款改善农村的出行条件。这几年来,路面又被进行了维修,显得更加宽阔平坦。路修好了,村民北上南下就像串门一样。
平坦如砥的田间路
我们这儿坡大路远,田地离家比较远。二十多年前,当时还是手工割麦,一家人早上出门,到了地里,干到中午,割了一车麦。找个人赶着牛车把麦拉回家,走在田间的路上,遇见对面赶空车下地的人,两人都要赶紧避让。当时的路既狭窄又不平,赶麦车的人要格外小心,拉着缰绳缓缓地把车移到路边,要掌握好幅度和速度,否则,一不小心,就要翻车,把整个路堵住。当时,经常看到翻车的场面,虽然大家上去帮忙,赶快把车装好,但车主的心里肯定不好受,其中的狼狈、辛苦真是难以言说。那时候,乡亲们多么希望能建一条宽阔、平坦的田间路啊。
今天,乡亲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相关部门的关怀下,我们这儿修建了一条条田间路,把家和地连接了起来,乡亲们下地干活方便了。麦收时节,一辆辆小拖、三轮满载着麦子从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上飞驰而过,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拥堵。德昌爷年轻时是赶牲口的好把式,从来没有翻过车,经常帮翻车的人装车,看到今天的路,禁不住连连赞叹:“我种了一辈子的地,没见过这么好的路,我真想再买头牛,赶上它,在这路上走走,体验体验是啥感觉。”
可不是吗?现在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以前收麦、打麦前前后后要有一个多月,现在,用大型收割机,两三天就把麦收完归仓了。在外地打工的人,请两天假,回来把麦一收,就继续出去干活,打工、种地两不误。乡亲们都说:“咱老农民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既是工人,又是农民,咱们一定要把地种好,多打粮食,让国家放心。”
清洁美观的村里路
在我的印象里,以前村里的路从来没有干净过,晴天,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雨天,淤泥挡路,异常难走。这样的路在三年前成为了历史,采取国家拨一点、农户筹一点的办法,村里的主干道、小胡同都变成了水泥路。路两旁装有路灯,放置有垃圾桶,路两侧修有下水道,生活污水再也不能横行霸道。村里按照每家的实际人数,排班值日,定时打扫,并进行检查、评比,路面上经常一尘不染,连个小纸片都没有。在通往村委会的主干道上,路中间种上了冬青树,乡亲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绿的养眼。
以前没有路灯,晚上出门,大家都要带个手电筒,生怕踩上脏东西,或者不小心摔倒,因此人们晚上一般不出门。现在夜幕降临,路灯闪烁,亮如白昼。乡亲们吃过饭,三五成群一路向前,要么到村外散步,要么到文化广场跳舞,尽情享受生活。
路修得这么好,村里的环境变得这样美,人们的视野也开阔了。站在村头的马路上,看着路上疾驰而过的汽车,一种喜悦感油然而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一定会在乡村振兴这条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