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孙幸福
广东新会是陈皮的正宗产地,于是,一“新”、一“陈”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前几天在一家医院里,偶然听到一个不年轻的医生对一位拿药的老太太说:“陈皮贵,不用买,回去把橘子皮晒干就是陈皮。”我看他的神情不像是开玩笑,因为礼貌,就没有笑出来。回到办公室,正好一个开中医堂的朋友来看我,很郑重地带来一盒有点年份的陈皮。我们两个都去过广东新会,很自然地聊起陈皮。
实际上,新会并不“新”,早在秦汉时,这里已经设郡,南朝时正式命名为新会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新会虽然地处广东西南一隅,但东与中山靠近,南与珠海相邻,境内有四江四河,是水陆交通相连、内河外海相通之地。
新会有悲壮的历史。公元1278年,宋军在元兵的追杀下退守至新会圭峰山,坚守数月。后来的崖门海战,宋军大败。丞相陆秀夫对8岁的小皇帝赵昺说:“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然后,毅然背着少主赴水殉国,随行的十数万军民跟随跳海。据《宋史》载:“七日后,海上浮尸十万,山河为之变色。”新会是南宋的灭亡地,也是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民族英雄青史留名之地。
新会是人文圣地。新会的文化教育非常兴盛,是文风极盛的地方。从古至今,新会是产生举人、进士以及现代两院院士最多的城市之一,可谓英才辈出,学者如云。明代的著名思想家陈白沙就是新会人,他冲破程朱理学的藩篱,开创明代心学的先河,是“岭南学派”的领军人物,深深影响明清两代,至今不衰。梁启超也是新会人,并受其影响很大。
新会是山水秀美之地。除了四河四江,圭峰山峰峦叠翠,绵恒数十里,环抱着新会,驱车行驶在市里,总是围着山在转,山外还是山。圭峰山主峰海拔545米,虽然不高,但绿荫如盖,苍翠欲滴,水汽蒸腾,云雾缭绕,形成“云峰烟雨”“雨湖春晓”等美景。新会有一个闻名中外的景观,叫小鸟天堂。400年前,河中的一个泥墩上,长出一棵榕树,不断繁殖扩展,到了今天,枝叶已经覆盖一万多平方米,独木成林,蔚为大观。这棵古榕树上,栖息着十多种、数万只白鹭和灰鹭,每天归巢时,鹭鸟盘旋,展羽遮天,鸟与树相偎依,人与鸟共和谐。一棵榕树造就了小鸟天堂,巴金曾写过美文赞美此景。
新会盛产蒲葵,许多人都会编织精美的葵制品,葵艺制品闻名遐迩,素有“葵乡”之称,上点年纪的人或许都用过新会人制的葵扇。但是,新会最出名的,应该属陈皮。
陈皮,用新会特产的大红柑剥皮后晒制而成,早在东汉时期已有记载。宋代时是行销国内外的“广货”之一,列广东三宝之首,明代开始,陈皮成为进奉皇上的贡品。陈皮兼有药效和食用功能,贮存越久,含黄酮类越多,而黄酮类具有抗氧化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另外,陈皮没有新鲜之说,当年的柑子根据不同的用途,采摘时间也不同,分为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三种。其中,药用效果好的叫青皮,立秋至寒露时采摘。柑子运回,剥下的皮先放到空地上晒三天,然后收进密封的容器,待下一年清明节前后再晒三天,经过三年三晒后,柑皮才能称陈皮,然后交给有经验的女工进行严格的筛选分类,分级后存入仓库,让其陈化。年份越久的陈皮价值越贵,所以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的美誉。
我们在新会参观了中国唯一的陈皮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依据尚书房陈皮文化有限公司建起来的。公司老板的祖先叫何熊祥,明朝万历二十年入翰林院,一直到天启年间,先后经历了神宗、光宗和熹宗三位皇帝,为官30年,官至尚书。何氏家族在万历年间就制作陈皮,作为药材和食用香料进贡给皇上。陈皮博物馆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新会大红柑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陈皮加工保存的环节和工具。其中最珍贵的,是在展厅中央,两个监控探头和射灯照射下,放在密封玻璃展柜里的一把发黑的陈皮,下面的牌子写着:“本馆珍藏品,出品年份1920。”将近百年历史了,可谓是正宗“陈”皮。陈皮博物馆旁边是附设的销售部,内面满是不同质量、不同年份的陈皮和柑普,更有堆积如山以陈皮为原料制作的各种休闲食品,让人眼花缭乱。
出了陈皮博物馆,我们来到新会最老的陈皮店,店主夫妇年龄加起来已经将近150岁了。吴老板说:“你们来对了!我这里是祖传三辈的老字号,陈皮和柑普产地正宗、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听了吴老板介绍,我们知道了,一般的内行人知道陈皮出自新会,但真正的内行才知道,梁启超新会故居后面有座凤山,山顶上有座熊子塔,只有种植在身居塔上目所能及地块的大红柑,才能制成最地道的新会陈皮。
吴老板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对美丽的凤凰奉命将珍贵的柑橘种子带回天庭种植,在飞经新会时发现,一条逶迤的碧水绕着青山延伸,余晖从云间倾泻到湖面上波光粼粼,山很温柔,水似仙子。这对凤凰落下去沉醉在美景中嬉戏,忘了身负的重任。夜幕降临时,凤凰突然惊醒,匆匆飞向天庭,却将珍贵的柑橘种子落在了山边。吸引凤凰的那片水域就是凤山和银洲湖。只有在新会这片富饶土地的孕育下,再加上银州湖上乘的水质滋养,才能长出最好的大红柑,制成最地道的陈皮。
故事归故事,生意还得做。这间50平方米的店铺里,除了门窗,四面都是货架,架上放满了装在广口玻璃瓶或木匣里的陈皮,分别标注着年份,三年五年、二十年三十年不等,价位也不一样。挑好陈皮结账时,我顺口说了句陈皮真贵,吴老板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说:“你们要是来得再早些时候,就能赶上新会陈皮文化节了。今年的陈皮文化节上,拍卖了一斤70年的陈皮,你知道拍了多少钱吗?整整55万呀!”这陈皮的价格,也真够“沉”甸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