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敏
每天中午上下班经过路边卖菜卖水果的小摊旁,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多少买一点儿,心中也不由多了一份温暖,每次都会勾起我久远的回忆……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爸妈为了我们姐弟三个操劳了一辈子,虽然日子有些拮据,但一家人的生活快乐而充实。为了改善生活,病休在家的爸爸慢慢学会了做生意——卖菜。那个时候,他骑着“永久”牌的二八自行车,后座两边各挂着一个铁篓子,那就是装菜的工具。爸爸把菜从大集上批发回来,放在铁篓子里运到八一路出摊卖菜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摆好摊位,耐心地等待顾客的光临。如果没有做过生意,是体会不到里面的辛苦。为了挑选到卖相好点儿的蔬菜,爸爸经常凌晨2点就起床出门了。夏日的凌晨还好一些,如果是冬天,再遇上刮风下雪的恶劣天气,风雪好像也怕冷似的直往脖子里灌,冻得让人直打哆嗦,那种滋味特别难受。凌晨两三点的大集已经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个早上反复采购几趟,一般到上午8点才忙完一天的采购,这个时候妈妈已经收拾好家里的事情,赶过来接手摊位,好让爸回家吃早饭、休息,到中午再来。周末和节假日,我都会主动跑去帮爸爸卖菜。
现在,每次在路边看到老人蹲在路边卖数不多的菜,还摆得那么整齐精巧,三两个冬瓜、几把韭菜……总是让我觉得亲切可爱。这些青菜更像他们的孩子,把最好的拿出来换几块钱,不好看的或者坏一点儿的留下自己吃。遥想当年,我们家不也是这样吗?爸爸把进回来的菜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特别是西红柿之类比较娇贵的蔬菜,那真叫一个细心。看着又红又大的西红柿个个透着水灵,我忍不住就想拿个尝鲜。爸爸从来不加约束,看中哪个就让我们随便吃,他总是说,有卖的菜就有咱吃的。可我还真舍不得,往往把最好的放在像小山一样的西红柿堆最上面,来吸引买菜的人。再偷偷瞄瞄别人家的菜,嗯,没我家的好,这下放心了,感觉就像考试得了高分一样,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认为今天的菜一定卖得好。
其实卖东西也是大有学问。马路上骑车的人来来往往,我就特别注意那些往我们菜摊观望的人。卖菜的时候,我从来不低头做其他的事情,更不会分心走神。因为买菜的顾客有些是老客户,有些是被你今天的菜吸引住的,还有那些观望或者走路有些迟疑的人,一般来说,你热情地向他打个招呼,大多数人都会过来买点菜。另外,卖菜不仅秤头上要称得又快又准,还要有“一口准”的心算能力,也就是说,在称好重量的同时,钱也要算好报准。因为买菜的顾客,一般都是下班路上顺便赶集,急着回家做饭,时间紧。那个时候没有微信、支付宝这么方便,我往往都是迅速在心里计算两遍才行。让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数钱了,哪怕一分一毛钱都不放过,看到有五十、一百的都要及时抽出来交给爸爸。
妈妈偶尔也会把地里吃不完的菜拿来卖,但是这种情况很少。由于我家在郊区,菜地少,几户邻居都是从城市搬迁过来的,没有地更谈不上种菜。妈妈总是这家几个黄瓜、那家几把豆角,把菜分给邻居们。我喜欢卖菜是因为可以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替爸妈分担一些。爸爸经常嘱咐我,称量的时候一定要给够秤,只有这样才做生意才能长久。
下午两点到四点多是卖菜比较轻松的时刻,这个时候可以把菜全部整理一遍,有不好的就要挑拣出来,还有些带叶子的菜再次择掉黄叶摆放整齐,用洒水壶喷上水,盖上编织袋防止晒坏,等摆弄完这些就可以搬个凳子,坐在离菜摊不远的树荫下休息会儿。惬意的午后,马路上,人和车流都少了很多,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从容。
现在,我们家已经很多年不卖菜了,爸爸也到了古稀之年,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回想卖菜的经历,我从来没觉得辛苦,反而从中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感悟到,做生意和做人是一个道理:真诚、用心,只要心怀感恩地,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