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著
□王 鲜
“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这是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授奖辞。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用生花的妙笔,写出了一首古老文明的生命悲歌。该小说在《收获》杂志上登载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作品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它带给读者的不仅是遥远的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右岸那些悠远的神话传说,有关绚丽的鄂温克人的传奇故事,还有作者对一百年来鄂温克人的历史变迁充满沧桑感的深切惋惜,更有现代文明对弱小民族戕害所进行的控诉!必须承认,我们的世界里有数不清的如鄂温克族一样与自然搏斗的民族,但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这些民族面临消亡,抑或被强权毁灭,抑或被其他的民族同化,渐渐地丧失了自己民族的语言、生活方式,甚至血缘,这不能不说是极其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深居于大森林中的鄂温克人,历经民国初到新世纪的巨大历史变迁,是森林无私地养育、塑造了他们。鄂温克人令人向往的纯朴爱情,虽然没有过多的恋爱,但他们的方式却很直接,坚定而且非常忠诚。这纯洁的爱情,来源于纯洁的人性。他们在森林里生活,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与世无争,低调、自足。他们信奉萨满,过着游猎生活,在享受着大自然慷慨恩赐的同时也备尝生活的艰辛。他们在酷寒、瘟疫、猛兽的侵害下顽强繁衍,在日寇的蹂躏、“文革”的阴影乃至现代文明的挤压下艰难求取生存。他们有着大爱与大痛,在命运面前进行着殊死抗争,几乎拼尽了生命的全部精力,在最后却眼睁睁地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而无计可施。但正是这一代代的爱恨情仇,一代代的特异民风,一代代不断上演的生死传奇,告诉世人即使是弱小民族,也能展现属于自己的风采。
作品最令人惊叹的是既神秘又神奇的祈福跳神情节,而祈福并不是无偿进行的,要求用祈福者的另一件珍贵的东西进行换取。尤其是后来萨满妮浩跳神,在她最后一次跳神祈雨时,那传承了近千年的舞蹈,伴随着悠久的节奏,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因为以后再也不需要萨满祈福了,延绵了几百年的文化传承忽然间断了根,让人觉得甚为心疼,好像一曲生命的悲歌在奏响。
最后,鄂温克人大都下山定居,许多人涌到内蒙古的根河市生活,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伟大时刻,鄂温克人与现代文明更接近了,却在心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苍凉与忧郁,因为作者迟子建始终用生命的眼光看待万物,进而实现对整个宇宙生命的关注,即使再微弱的生命,其内涵与尊严也能在她富有诗意的文本叙述中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