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杨晓曦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一场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任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并被取消正常俸禄。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决定自给自足,带领一家二十多口人,开荒种地。朋友向他推荐了距离黄州城三十里左右的沙湖。于是就有了这次与朋友的沙湖之行和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这阕词,能感受到苏东坡的乐观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洒脱,让人耳目一新,有种雨后绽新绿的感觉。
词的上阕是写实,描写突遇的风雨场景:大雨纷飞,树叶在风雨的摧残下,发出清冷的声音。那又如何?一任雨打竹叶窸窸窣窣,我自吟诗长啸,竹杖、草鞋、蓑衣,顶雨漫步前行,步履似乎比骑马还要轻快。诗里闻歌,风声雨声吟诗长啸声,仿佛就是一场命运交响乐,又仿佛是一幅雨中山行图。
莫听穿林打叶声。我认为不能直译成:别去听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而应该理解为:别去管那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这里的“听”字,为任凭、听凭的意思,而不是指用耳朵听。
两种翻译,呈现的感觉不同,前者被动消极、不得已而为;后者,洒脱豁达,为后面的“不怕”做好了铺垫。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场大风雨有什么可怕的?人生注定都是负重前行,既然躲不过,索性洒脱前行吧!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虚实结合,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致和作者悟出的人生道理。雨停了,山风带着几分料峭春寒,顿觉凉意欺身。但山头那一缕斜射到身上的阳光让“我”心里平添了几分温暖。风停了,雨住了,阳光来了,可以一扫阴霾,可以谈笑风生了,接下来的逆转很大气: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才是苏轼的境界:世间万物的变化是没有定数的,风雨本无常,转一个念头,可柳暗花明;换一下思维,能绝处逢生。福兮祸兮,不喜形于色,也不妄自菲薄,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理智。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怕过!乌台诗案,苏轼有过绝食自杀的念头,初贬谪到黄州时,他昼伏夜出在“漏断人初静”时“幽人独来往”,惶惶然如惊弓之鸟;他绝望到心如死灰——“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戚戚然拟学阮籍穷途之哭。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挥挥衣袖,就不带一点云彩地把磨砺翻篇了。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他闯过了风雨,迎来了生命中的晴天,让我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在顺境中的冷静,是一种大智慧。
那么,苏轼这种大智慧是如何而来的呢?黄庭坚在评价苏轼的《卜算子》时说:“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很显然,是因为他积淀的学识以及开阔、高远的精神追求。
今天的我们也是一样,要先做到放眼未来,找准方向,把自己修炼成精神世界足够霍达淡定的人,才能不惧风雨,把不可预料的人生过成岁月静好。